-
-
2012.05.28 原发性卵巢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及文献复习
1.临床资料患者,43岁,因下腹部酸胀1月余于2011年8月4日入我院。患者既往体健,1994年查出乙肝病毒携带,肝功能正常,2010年发现患高血压病,血压最高时140/100mmHg,不规则服药,血压控制可,无头晕等不适。月经规律,12岁初潮,5/30天,LMP2011年7月6日。G1P1,1994年经阴产一女,产后1年放节育环避孕至今。家族史无特殊。2011年7月下旬无明显诱因下腹部轻度酸胀不适,无明显规律性,不伴腹 ...
-
2012.05.28 癫痫的外科治疗
1.概述癫痫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关于癫痫的定义,目前尚无统一的看法,大多数学者认为癫痫是一个临床综合征,其特征为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突然、反复和短暂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表现为运动、感觉、意识、植物神经、精神等不同障碍或兼而有之。癫痫又是一个严重的医学问题和社会问题。癫痫发病率在美国为0.4%,在西欧为0.5%,在我国为0.4%~1.5%。任何可能影响脑结构和脑功能的病理过程,均可引起癫痫发作,其病因很多,包括先天畸形 ...
-
-
2012.05.26 血清HBV-DNA与a-L-岩藻糖苷酶对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临床价值
长期乙肝病毒感染会引起肝脏炎症及纤维化,严重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已有研究表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展到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危险性和血清HBV-DNA水平呈显著相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a-L-岩藻糖苷酶(AFU)对原发性肝癌(PHC)诊断的较好敏感性和特异性,在临床上受到广泛重视,但近几年许多学者研究发现AFU在非癌性肝脏损害中活性也增高。本文作者选择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血清HBV-DNA水平 ...
-
2012.05.25 患者,男,40岁,间断发热2年
病史特点:患者,男,40岁,主因“间断发热2年,加重伴鼻衄20天 ”入院。患者于2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5℃,体温高峰出现在下午1点,伴有下肢乏力,体温升高时有四肢关节疼痛,由指、趾端小关节开始,逐渐累及腕、踝、肘、膝、肩等大关节,有时伴畏寒、寒战,数小时后可自行降至正常,就诊于当地医院,予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具体不详),以及地塞米松每次5mg等治疗2-3天后体温可控制在正常水平,约4-5天至10余天后再次发热 ...
-
-
2012.05.25 肺结核合并耳鼻咽喉结核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肺结核合并耳鼻咽喉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以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5年1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69例肺结核合并耳鼻咽喉结核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69例患者中多数因耳鼻咽喉不适就诊,其中有8例患者伴有发热、盗汗等较为典型的全身中毒症状;肺结核方面,浸润型肺结核为最多,可占到57.3%,其次为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可占到34.7%;浸润型肺结核以男性患者为多见,血行播散性肺 ...
-
-
2012.05.25 医科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综合查房病例:结直肠癌肝转移个体化综合治疗1例
肝脏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据报道约有15-25%的结直肠癌患者初诊时已存在同时性肝转移,NCCN指南中将肝切除术列为可切除结直肠肝转移灶的首选治疗方法,也是目前获得共识唯一可提供治愈和长期生存的方法。本例患者即因乙状结肠癌伴肝脏多发转移就诊,采用化疗-手术-放疗等多学科个体化综合治疗模式,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2012.05.24 患者,男,发热、肝脾肿大、黄疸、心内膜炎、慢性Q热
病史特点:患者男,41岁,农民,06年发现肝脏增大,巨脾,查ALT100u/L,06年当地县医院行脾切除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可,病理提示充血性脾亢(未见结果)。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切脾术中输血。无外伤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生长于原籍,否认放射线及毒物接触史,否认疫水疫区林区接触史。4年前去南非旅游。长期吸烟史,1包/日X15年,长期间断饮白酒史15年。戒烟戒酒一年。患者07年4月初劳累后出现持续 ...
-
-
2012.05.24 慢性胃炎的诊治经验
慢性胃炎是胃黏膜上皮因受各种致病因子不断侵袭而发生一系列的炎症反应的演变过程,最初可由短暂的急性胃炎转变为随之而来的较为漫长的慢性胃炎,而在持续性慢性炎症的刺激下,胃黏膜细胞有的加速凋亡,导致有腺体萎缩,出现萎缩性病变。有的变成肠上皮化生或非典型增生的癌前病变,因此根据胃镜下所见和组织病理学变化,并结合不同的病因学,慢性胃炎可演变为不同的临床表型,具有复杂而多样化的临床过程和结局。从中医理论来看,慢性胃炎按照 ...
-
2012.05.24 1例重症药物性肝炎并发肝性脑病导致患者死亡的经验教训
重症肝炎是机体在多种致病因子作用下,肝脏在短期内大量坏死所致的肝功能衰竭的一类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凶险,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有报告死亡率60%“80%,目前尚无特效疗法。1.病例介绍患者,女,43岁,工人,主因“腹泻、恶心呕吐伴纳差1周”入院。患者于1月前在外院胸片诊断为右侧胸腔积液、肺结核,肝功能正常,给予抽液并HREZ方案抗结核治疗,1周后胸水明显吸收,患者无不适反应,未复查肝功能自动出院继续抗结核治疗。近1 ...
-
2012.05.23 患者,男性,56岁,发热、黄疸、肾损害、呼吸急促
病史特点:者男性,56岁,农民。因发热10天、黄疸1周,伴呼吸急促1天于10月6日3PM入院。10天畏寒发热,体温高达40℃,1周前出现眼黄,尿黄,并伴有腹胀、乏力、纳差、下肢酸软,诊所给予青霉素、茵栀黄治疗无好转,1天前出现胸闷、呼吸急促。病程中无腹痛、腹泻,无咳嗽、咳痰。入院查体:T36.5℃,P80次/分,R30次/分,Bp110/80mmHg,急病面容,半卧位,皮肤巩膜重度黄染,淋巴结无肿大,两肺呼吸音粗,少许干罗音及哮鸣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