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胆管细胞癌管理荟萃分析

2014-05-12 19:25 来源:丁香园 作者:shumufeng
字体大小
- | +

目前,有关肝内胆管癌(ICC)手术管理的数据还是有限的。ICC 的发生率呈增加趋势,而且预后差。关于其最佳治疗模式尚未达成共识。来自美国华盛顿中心医院的 Michael N. Mavros 博士等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发现,ICC 预后主要取决于肿瘤本身的因素。论文发表于近期的 JAMA Surg 杂志在线版。

本研究旨在系统回顾和总结有关 ICC 患者治疗和预后的有效证据。研究者在 PubMed 数据库中搜索发表于 2000 年 1 月 1 日到 2013 年 4 月 1 日的相关文章。

研究者仅选择针对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 ICC 患者评估生存或复发预测因素的研究。关于混合型胆管癌的小系列研究,或仅针对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以及以非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希腊语发表的研究被排除在外。最后在 960 篇文献中总共有 57 篇纳入研究分析。

由 3 名独立评审员对术前、术中及术后变量数据进行析取。关于相同人群的多项研究被排除。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数据进行汇总。研究者推测术前数据和肿瘤特征影响患者生存。该研究的结局是总生存和无复发生存率。在数据收集前完成试验假设。

结果显示,共有 57 项研究(4756 例患者)纳入评审。患者中位年龄从 49 岁到 67 岁,其中 57% 为男性。大多数患者有一个孤立的(69%),大的(中位直径,4.5-8.0 厘米)成型的瘤灶(86%)。大约三分之一的患者有淋巴结转移(34%)或血管(38%)、神经(29%)、或胆管侵犯(29%)。大多数接受肝切除的患者(82%)常伴淋巴结切除术(67%),有时伴肝外胆管切除术(23%)。中位 5 年总生存期(OS)一般约为 28 个月,总生存率为 30%。瘤块较大、多个瘤灶、淋巴结侵犯等因素预示生存期较短。

有七项研究(2132 例患者)提供了荟萃分析的数据。较短的 OS 相关因素包括年龄,肿瘤较大,存在多个瘤灶,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以及肿瘤分化不良。

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ICC 预后主要取决于肿瘤的因素。未来的研究将集中在辅助治疗的作用以及其他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李林栋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