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G2012:三环类药物可缓解炎症性肠病

2012-11-19 16:31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2012年美国胃肠病学会(ACG)年会上介绍的一项研究显示,小剂量三环类抗抑郁药可有效治疗未出现显性疾病的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中重度功能性症状。

约15%的成人患肠易激综合征(IBS)。抗抑郁药,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常用于治疗IBS。处于缓解期或只有轻度疾病活动的IBD患者出现的功能性症状与IBS患者症状相似。

“在我们的临床实践中,很多时候我们的IBD患者使用最大剂量免疫抑制剂治疗仍主诉症状持续存在,例如绞痛,或排便比他们预期的更频繁。在临床上,我们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抗抑郁药,特别是三环类抗抑郁药来治疗这些症状。” Heba Iskandar博士说。

为了评估三环类抗抑郁药是否能成功治疗IBD患者出现的IBS样症状,研究者们于2006~2010年间在一家学院的胃肠病学实践机构进行了一项回顾性开放标签研究。他们比较了81例处于临床缓解期或有轻度炎症及持续性胃肠(GI)症状的IBD患者(56例为女性)(平均年龄为41.3岁)和77例有症状的IBS(无IBD)患者(60例为女性)(平均年龄为46.2岁)。

研究者使用4分的利克特量表来评估症状严重程度和改善情况。在IBD组,58例患者有克罗恩病,23例有溃疡性结肠炎,但无疾病活动的证据。患者持续使用IBD维持疗法;22.2%接受5-氨基水杨酸,16.1%接受生物制剂,28.4%接受免疫调节剂,还有27.0%没有接受主动的IBD治疗。48.1%的IBD患者进行了外科切除术;43%处于缓解期,57%有轻度疾病活动。

IBD组和IBS组的腹痛与腹泻发生率均相似。IBD组和IBS组的基线症状评分均为中度至重度(2.06对2.12,P=0.15)。在接受抗抑郁药治疗后,IBD组和IBS组均有轻度至中度改善(1.46对1.30,P=0.20)。IBD组81例患者的48例至少有中度改善,IBS组77例患者的35例至少有中度改善(59.3%对46.0%,P=0.09)。

首次访视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反应优于克罗恩病患者(1.86对1.26,P=0.003)。对三环类抗抑郁药反应的总预测因素包括溃疡性结肠炎亚型([OR]为4.7,95%可信区间[CI]为1.4~16.3,P=0.01)、疼痛(OR为0.3,95%CI为0.1~0.98,P=0.048)以及存在共病的功能性诊断(OR为0.5,95%CI为0.2~0.9,P=0.035)。

Iskandar博士总结道, “IBD和IBS患者的反应相似,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平均反应较高。”

该研究形成了一个假说,而且需要后续进行前瞻性研究。Brian Lacy博士说,“令人兴奋的是,这个全新的领域意识到了IBD和IBS之间存在重叠。现在我们已经开始从功能性肠病领域转到IBD领域,该项研究迈出了伟大的第一步。”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sumi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