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者粪便微生物移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一例

2014-05-06 14:11 来源:中华消化杂志 作者:刘嫦钦等
字体大小
- | +

患者女,28岁,因反复黏液脓血便12年、加重4年入院。2001年当地医院行肠镜检查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予泼尼松和柳氮磺吡啶治疗后好转。其后病情出现反复,未正规治疗。近4年,患者反复黏液脓血便,每日4~5次,偶有下腹痛,服用美沙拉嗪效果不佳。既往有胆囊息肉病史,已婚未育。

入院体格检查示,患者贫血貌,左下腹有轻压痛,无反跳痛,余无异常发现。肠镜检查发现,距肛门<50 cm处结肠黏膜充血、水肿、粗糙,血管纹理不清,有点状出血,大量不规则溃疡,表面有脓性分泌物附着,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慢性复发型、左半结肠、活动期中度)。血常规示,WBC 6.78×109/L,中性粒细胞0.81,Hb 82 g/L,CRP 56mg/L,ESR40 mm/1 h,Mayo评分为8分。

经粪便微生物培养排除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后,予美沙拉嗪(每次1 g,每天4次)改善肠道炎性反应,甲泼尼松静脉滴注(40 mg/d,共7 d)治疗后效果不明显,每日仍排黏液脓血便4~5次。复查血常规:WBC 5.99×109/L,中性粒细胞0.70,Hb 81 g/L,CRP 45 mg/L,ESR 36 ram/1 h。

因患者计划怀孕,强烈要求停用甲泼尼松和美沙拉嗪,故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利用其丈夫(健康者)晨起粪便,分离纯化出粪便内细菌,而后行灌肠回灌入患者结肠内,每3d1次,共3次,3周后患者黏液脓血便停止,排便正常,无腹痛,体温正常。复查血常规:WBC 5.03×109/L,中性粒细胞0.60,Hb 80 g/L,CRP 2.4mg/L,ESR15 mm/1 h。肠镜检查示直肠、乙状结肠黏膜充血水肿,血管纹理模糊不清,未见明显溃疡。复测Mayo评分为3分。

讨论 肠道微生态失调是引起炎症性肠病的一个重要机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微生态多样性下降,益生菌明显减少,侵袭菌明显增加。有研究表明,脱硫弧菌属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隐窝中明显增加,其可分泌硫化物导致肠道炎性反应。在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人群中,不和谐的宿主一微生物相互作用是导致肠道炎性反应和组织损伤的重要因素。

有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是导致炎性反应的重要因素,但同时某些特定的微生物群(如乳酸菌、双歧杆菌等)对肠道又具有保护作用,它们可抑制促炎因子表达,中和大肠埃希菌的促炎作用,促进抗炎因子IL-10的产生。

粪便微生物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已应用于治疗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和伪膜性肠炎,并获得理想疗效。近年来,国外开始将其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也取得一定疗效。绝大多数患者对FMT感兴趣且有意愿进行此治疗,认为该疗法更简单、安全和自然。

既往有报道,55例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应用FMT治疗取得良好疗效,后随访10年发现其复发率明显下降。另有报道,6例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进行FMT治疗后获得临床、内镜和组织学上的缓解。这些报道为FMT作为新的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辅助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依据。

目前应用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已很常见,但口服益生菌存在局限性,通过胃、小肠后,其数量明显减少,而FMT含有数百万亿细菌,其中大部分为厌氧菌,通过灌肠方式减少了其在消化道的损耗。其作用机制包括分泌杀菌物质、与病原菌和毒素竞争、调节免疫应答、维持肠上皮稳态、加强屏障作用和刺激保护应答。

本例患者采用FMT治疗成功,带来很大启示,但仍需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来优化FMT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例如,何种类型的溃疡性结肠炎更适合该治疗、治疗持续时间、治疗形式、年轻人是否对该治疗更敏感、组织学缓解是否为治疗终点等,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总之,FMT作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新辅助治疗方法在未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编辑: yuanyue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