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无创肝纤维化检查有助于判断丙肝患者预后

2014-08-23 22:49 来源:丁香园 作者:rain_轩
字体大小
- | +

对HCV患者来说,疾病进展至肝硬化时,肝病相关并发症、肝细胞癌及死亡率显著增加。因此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估在慢性肝炎对慢性肝炎的管理和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肝纤维化的非侵入性诊断有血液检查:Fibrotest、谷草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APRI),增强的肝纤维化检测(ELF)及FIB-4。这些均可较准确预测慢性肝病的肝脏并发症及生存情况。

Fibroscan是在世界广泛流行的一种简单易行的肝纤维化扫描检查。LSM可以预测HCV患者肝细胞癌的发生以及肝病相关的死亡率和总死亡率。

随着无创肝纤维化检测技术的发展,肝活检尤其是重复的肝活检将可能会被被逐渐取代,然而。目前尚无数据证实重复非侵入性肝纤维化检查对慢性丙型肝炎的长期生存预测价值。

为此,法国学者纳入了1025例在间隔1000-1500天内曾行两次肝脏硬度扫描的患者,对其进行随访观察,评估CHC患者肝脏硬度测量、APRI及FIB-4的演变对其长期预后的影响,结果发表在2014年7月的Hepatology上。

研究分别在基线(bLSM)和随访(fLSM)时对血液纤维化检测APRI和FIB-4进行计算。纤维化进展结果用(随访-基线)/间隔时间的方式表示。在随访中,自fLSM起计算死亡原因及时间。fLSM后中位随访时间为30.8个月。

结果显示,包括了基线和变化量结果的多因素模型判断预后准确性方面,LSM与FIB-4间无统计学差异,而FIB-4较APRI可以更准确判断预后。在纳入了LSM变量的多因素分析中,bLSM、∆LSM(dLSM)及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可独立预测总体生存。

对于bLSM<7kPa,SVR及基线LSM在7-14kPa且LSM无增加趋势(<1kPa/年)的患者预后较佳;基线LSM在7-14kPa且呈增加趋势(≥1kPa/年)及基线LSM>14kPa但呈下降趋势(≤0kPa/年)患者预后次之;基线LSM>14kPa患者且仍呈上升趋势患者预后最差。此外,基线和∆ FIB-4在一些亚组中也具有指示预后的价值。

总之,非侵入性肝纤维化检查的结果变化对慢丙肝患者长期生存影响很大,应定期为患者行这类检查以帮助判断预后。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infect00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