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一位58岁的中年男性因发热、体重下降3周,盗汗、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1周,就诊于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Hadassah医学院急诊科。该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及大量吸烟史。
查体:体温正常,肝脏轻度肿大。
血液学检查提示正细胞性贫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伴核左移、血小板、CRP升高、ESR增快;白蛋白降低,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肝功能提示胆汁淤积,具体指标如下:直接胆红素13.7 μmol/L,碱性磷酸酶3.43 μkat/L,γ-谷酰胺转酞酶2.2 μkat/L,腹部CT提示乙状结肠占位及肝脏多发病灶。初步诊断为结肠肿瘤伴肝转移。
B超引导下的肝脏穿刺获取了50ml有恶臭的脓液,并培养出革兰氏阴性细菌,PCR确诊为核粒梭状杆菌。
再次阅读上腹部CT,发现肝脏多发脓肿伴门静脉、肝静脉血栓形成,而胆道及阑尾正常,但乙状结肠存在憩室炎,且周围存在大脓肿(如图)。剖腹手术发现乙状结肠与膀胱黏连,二者之间存在一个含有脓液及粪便的脓肿,将脓肿引流并行结肠造口术,应用低分子肝素及厄他培南治疗2周后患者好转出院。
出院后患者继续应用厄他培南4周。末次随访时间为2014年5月,患者无明显不适,且血液学检查无明显异常。
该患者以门静脉炎及化脓性肝脓肿为主要症状,而无继发于乙状结肠憩室炎的穿孔及盆腔脓肿的症状。大部分结肠憩室炎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即使憩室伴出血时有时仍无任何不适。
憩室炎是由于透过憩室壁的感染及炎症所引起,它可导致穿孔、憩室周围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左下腹疼痛及排便习惯改变。憩室炎通常不引起任何临床不适,其引起化脓性肝脓肿则更为少见。
对于该患者,感染通过发炎的憩室穿透乙状结肠,进而引起盆腔脓肿,并通过静脉引流至门脉系统,引起门静脉炎如化脓性血栓门静脉及其分支炎症。门静脉炎通常是憩室炎的致命并发症,十分罕见,当炎性栓子碎裂并种植至肝脏时可引起化脓性肝脓肿。该例报道于今年7月26日的柳叶刀杂志上。
一项包括19例门静脉炎患者的研究表明,53%患者有化脓性肝脓肿(大部分为多发),10%有脓性肺栓塞,1/3患者死亡。5名患者有憩室炎,且大部分通过活检确诊。
胆道系统或阑尾的结构异常是引起化脓性肝脓肿的常见病因,且也需考虑到结肠病变如憩室炎及肿瘤,尤其对于亚洲人群。由于化脓性肝脓肿病因较多,因此对于每个患者均需仔细寻找微生物学证据。
该病例中患者诊断为核粒梭状杆菌感染,该细菌为胃肠道的正常菌群但一定条件下可引起致命性感染。疾病早期行CT检查对及时诊断憩室炎来源的门静脉炎及化脓性肝功能意义重大。
抗凝治疗可阻止栓子蔓延及栓塞。然而关于引起栓塞性疾病的厌氧菌感染尚无一致意见。联合应用广谱抗生素、脓肿引流及合适的手术治疗种植至肝脏的病灶将会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