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和SPECT/CT标记巨噬细胞成像可用于监测和评价炎性肠道疾病的活动

2014-06-16 10:35 来源:丁香园 作者:朱娟
字体大小
- | +

炎性肠道疾病(IBD) 是一种慢性疾病,可累及整个胃肠道,包括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研究结果显示全球的IBD发病率和患病率在日益增高,发病高峰年龄是15-30岁。虽然IBD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不断有新的证据表明IBD的发病可能与宿主对肠道寄生菌的免疫反应过度敏感有关,且具有遗传性。

研究显示,在IBD的活动期,机体内的免疫细胞,包括嗜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以及细胞免疫反应中的B细胞和T细胞大量渗出,激活了炎性反应链和细胞免疫程序,可能是疾病的发病机制。

其中,巨噬细胞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主要功能是分泌细胞活性素,生长因子和激活下游的炎性反应旁路。因此,观察巨噬细胞的活动可以发现早期炎症活动,并监测疾病的进展,还可用于评价新的治疗干预手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九人民医院和同济大学医学院东方医院的Yingwei-Wu和Karen Briley-Saebo等学者进行了一项动物实验研究。

他们使用磁共振成像(MRI)和单光子发射断层计算机成像(SPECT/CT)观察超顺磁性铁氧颗粒(SPIO)和111In标记的巨噬细胞在老鼠肠道组织内的摄取和分布情况,从而研究IBD的活动性。研究结果最近发表在Radiology上。

研究采用MRI和SPECT/CT成像技术观察超顺磁性铁氧颗粒(SPIO)和111In标记的巨噬细胞在老鼠体内的分布。用组织学检查和放射量测定验证影像结果。

先用右旋糖苷钠硫酸盐(DSS)诱导27只C57/B6实验鼠制作IBD活体模型,其中包括6只对照组。从7个硫胶质处理的老鼠腹腔内收集巨噬细胞并用SPIO对细胞进行标记。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测定法测量巨噬细胞内铁含量。

SPIO标记的巨噬细胞经静脉注入老鼠体内。分别在注射0,5和24小时后,用9.4T MRI扫描仪对DSS诱导的IBD实验鼠模型和对照组进行扫描。注射24小时后,计算小肠壁和肝脏组织正常强化的百分比(NE)(与肌肉的信号比较)。

6个IBD实验鼠模型同时注射SPIO和111In标记的巨噬细胞,24小时后连续进行MRI和SPECT/CT扫描。观察植入巨噬细胞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学特点。计算NE百分比和IBD临床及病理评分的相关性。

图1:注射前MR图像和注射后24小时MR图像。在IBD实验鼠模型内,经静脉注入SPIO标记的巨噬细胞,MRI显示因为载铁细胞的出现使图像信号减低。小插图为箭所指的肠管。S表示胃;L表示肝脏;m1,m2和m3为实验鼠编号。肝脏的图像在实验鼠m1获得。

图2:体外巨噬细胞显像。(a)SPIO标记鼠巨噬细胞在0.2ml的琼脂糖凝胶的MR图像。(b)图表显示MR弛豫时间比率(R2*)和巨噬细胞数量之间的线性关系。K=1000.在常规梯度回波序列上可观察到随着SPIO标记巨噬细胞数增加MR信号明显减低。

结果,体外光谱测量显示随着肠粘膜的SPIO颗粒摄取增加,弛豫时间比率(R2*)缩短,R2*与巨噬细胞数量之间呈明显的线性相关,提示MR微观显像技术可观察到SPIO标记细胞的活动;肠道和肝脏的NE百分比与临床和病理的IBD评分明显相关,提示NE百分比能反映IBD的病变程度。

SPECT/CT显示大约3%的注射剂量注射在24小时后出现在肠道。结果得到MRI和组织学活检结果证实。SPECT显像观察到24小时后111In标记的细胞出现在所有网状内皮系统或单核巨噬系统组织内。

以上结果表明,体外巨噬系统显像提示R2*和巨噬细胞数量之间的线性相关,表明SPIO颗粒能够定量的标记巨噬细胞,可作为MR显像的示踪剂,观测IBD早期巨噬细胞在肠道粘膜的聚集,反映IBD病变的活动。

根据以上结果,学者们认为,MRI和SPECT/CT两种技术都能追踪活体组织内标记巨噬细胞的摄取和分布,可帮助临床医生监测和评价IBD的活动;MRI优于SPECT的方面在其软组织分辨率高和能够描述组织形态的细节,SPECT的优点是敏感性高和能够直接在图像上定量显示示踪剂的浓度。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radiol002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