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国立大学陈秀熙发现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降低胃萎缩发生风险

2013-05-21 20:19 来源:丁香园 作者:desperado-c
字体大小
- | +

 

化学预防后肠化生发生相关的个体因素

为了评估大规模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在降低胃癌前病变中的益处。来自台湾国立大学的公共卫生学院的陈秀熙教授及其团队进行了一项研究(The benefit of mass eradica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a community-based study of gastric cancer prevention。),该研究发现基于人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治疗导致胃萎缩显著下降,但以增加食管炎为代价。该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2013年5月的《肠道》(Gut)杂志上,该杂志的影响因子为10.111。

该研究,从2004年开始,对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且年龄>30岁的台湾人群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大规模根除治疗。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的受试者进行内窥镜筛查和1周的克拉霉素为基础的三联疗法。对于初始治疗失败的受试者,进行10天的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主要观察指标是使用各种比较器比较化学预防前(1995至2003)和后(2004至2008),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癌前病变患病率的变化,以及胃癌前病变和胃癌发病率的变化。

该研究结果表明,每例受试者每年幽门螺杆菌感染下降78.7%(95%可信区间(CI)76.8%–80.7%),再感染/复发的估计发病率为1% (95% CI 0.6%–1.4%)。化学预防引起胃萎缩的发病率显著降低至77.2%(95% CI 72.3%~81.2%),但肠化生的降低没有意义。与化学预防的前5年和缺乏内镜筛查时期相比,化学预防期间胃癌发病率降低了25%(率比0.753,95% CI 0.372–1.524)。治疗后消化性溃疡减少了67.4%(95%CI 52.2%~77.8%),然而,食管炎的发病率为6%(95%CI 5.1%~6.9%)。

该研究发现,基于人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治疗导致胃萎缩显著下降,但以增加食管炎为代价。能否降低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最终益处需要通过进一步长期随访来确认。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chenglia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