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使用头孢呋辛:为什么口服剂量小于注射?

2017-08-16 14:55 来源:丁香园 作者:王树平
字体大小
- | +

临床上有医师经常有疑问:口服头孢呋辛片,成人剂量 0.25 g/次,每日 2 次;而注射用药, 0.75 g~1.5 g/次,每日 3 次。一般情况下,口服药物首先要经过消化道吸收和肝脏的首关消除,注射用药则避开了这个过程。

根据药品的量效关系,应该是口服给药剂量大于注射用药剂量,怎么会反过来呢?类似的还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

这个问题早就有过讨论,现将讨论的相关意见归纳如下,供大家参考:

临床试验结果确定用药剂量

用药剂量的确定是根据药品临床试验结果确定的。口服的头孢呋辛为头孢呋辛醋氧乙酯,注射用头孢呋辛为头孢呋辛钠,前者脂溶性好,口服吸收好。后者水溶性好,利于制成注射剂。两者的分子式不一样,分子质量也不同,因此不能简单地用质量对比。

由药代动力学特征决定

头孢呋辛醋氧乙酯脂溶性强,口服吸收良好,吸收后迅速在肠粘膜和门脉循环中被非特异性酯酶水解为头孢呋辛,分布至全身细胞外液;血清蛋白结合率约为 50%。餐后口服本品 250 mg 和 500 mg 后,血药峰浓度(Cmax)于 2.5~3 小时到达,分别为 4.1 mg/L 和 7.0 mg/L。食物可促进本品吸收,空腹和餐后口服本品的绝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 37% 和 52%。

肌内注射 750 mg,血药浓度达峰值时间约 45 分钟,平均浓度为 27 µg/mL;静脉注射 750 mg 或 1.5 g,15 分钟血药浓度分别为 50 µg/mL 或 100 µg/mL,分别在 5.3 小时或 8 小时内维持 2 µg/mL 的有效浓度,t1/2 约 80 分钟。

头孢呋辛是时间依赖性抗菌药,发挥其有效抗菌作用取决于浓度>MIC 的作用时间,口服用药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符合这个要求即可。注射用药特点是峰值浓度高,但代谢也快。口服给药峰值浓度不高,但体内维持>MIC 的作用时间长。因此没有必要怀疑药品说明书关于用药剂量的正确性。

口服药物的首关效应不一定是「消除」

口服药物经过首关效应,不一定都是消除。有些口服药物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经肝门静脉到肝脏,部分被代谢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有效药量减少,药效降低。但是,有些前体药物是需要经过消化道水解等作用后才表现出药理活性。头孢呋辛(醋氧乙)酯片脂溶性强,口服吸收良好,吸收后迅速在肠粘膜和门脉循环中被非特异性酯酶水解为头孢呋辛,分布至全身细胞外液。

口服药需权衡胃肠不良反应

用药剂量除了考虑药物的量效关系,还须考虑不良反应。口服的头孢呋辛常见腹泻、恶心和呕吐等胃肠不良反应,所以不宜大剂量口服。因此,口服头孢呋辛的剂量应该是权衡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平衡点。

预期效果不同   用药方法也不同

注射与口服用药希望达到的预期效果不同,另一方面,注射用药一般用于重度感染时,药效强,起效快;口服用药一般都用于感染症状较轻或注射用药后的序贯治疗,口服剂量能达到杀菌浓度即可。

本文作者:王树平 主任药师 湖北省黄冈市中心医院

编辑: 王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