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管误入气管?三步搞定置鼻胃管操作

2016-01-14 22:30 来源:丁香园 作者:罗妍
字体大小
- | +

昨日在腾讯上看到一则新闻­——《医生将胃管插入患者气管致死》,文末评论的很多,其中不乏对医生、医院的愤怒之言。置胃管是目前相当成熟的操作,本文特此进行了整理,希望大众对这个技术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从而客观、冷静地看待医疗新闻。

置鼻胃管目的,不言而喻:一个是引流出胃肠内容物即胃肠减压,另一个是进行肠内营养,即协助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摄入食物、水甚至药物。当然,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选择的胃管规格也不一。

medicalexpo.jpg
图片来源于 medicalexpo 网站

胃管置入属于侵入性操作,对鼻腔、鼻咽部黏膜都有刺激作用,插管过程中难免出现恶心、呕吐及疼痛等不适症状。因此,有的患者难以接受,表现为精神紧张、不合作,容易导致插管失败。

做好基本准备工作后,主要操作步骤分 3 步:

1. 测量胃管插入长度,方法有两种:一是从前额发际至胸骨剑突的距离,二是由鼻尖至耳垂(相当于鼻口到咽喉部的距离)再到胸骨剑突的距离。成人一般插入长度为 45~55 cm,婴幼儿 14~18 cm。

2. 插管:用液体石蜡棉球滑润胃管前端,沿选定的鼻孔插入胃管,先稍向上而后平行再向后下缓慢轻轻地插入,插入 14~16 cm(咽喉部)时,嘱病人做吞咽动作,吞咽时顺势将胃管向前推进,直至预定长度。

3. 固定及检查:固定胃管并检查胃管是否置于胃中。

B1452671000.jpg
图片来源于 590yy 网站

简单 3 个步骤,那么其并发症有哪些?

1. 鼻咽部不适、鼻衄:  插鼻胃管最多最常见的并发症,放置鼻胃管时,鼻黏膜受到刺激、刮擦或有溃疡时会出现。

2. 食管穿孔:最严重的并发症,最常发生于食道颈段的后壁,穿透环咽肌。其危险因素有食道畸形、颈部骨赘、心脏扩大、鼻胃管僵硬和反复多次插管操作。

3. 误入气管:属于严重并发症,有研究称这一并发症的发生率达到 15%,其发生频率可随咽反射减弱或神志清醒程度降低而增加。

而避免上述并发症除了操作时手法轻柔以外,最重要的是置管后确定胃管位置,通常有 3 种方法:

一抽,回抽胃液,是确定胃管是否在胃内最可靠的方法,若回抽无胃液可注入冷生理盐水 20 ml 后再回抽(能得到 16 ml 以上液体证明已达胃内);二听,听气过水声,经胃管注入 10 ml 空气,听诊器在胃部可听到气过水声;三看,将胃管的外口置于水中,观察有无气泡逸出(若有气泡连续逸出且与呼吸相一致,表示进入气管内)。

FDA.jpg
图片来源于 FDA 网站

如上所述,胃管置入过程中风险是存在的,但若操作无误,置管后常规对胃管位置进行确认,出现误插的可能性很小。再回到昨日的医疗新闻,文中提及导致该患者的死亡原因是误入气管,那下面我们来逐一分析:真如文中「李医生」所言胃管置入后可吸出「痰液」,且长达一日而患者不自知?

首先来看能吸出「痰液」:若是咽喉部的痰液,证明胃管盘曲在口中,根本未到达气管,诊断不成立;而这一假设是建立在患者咽喉反射消失或意识丧失的情况下,吸过痰的人都知道,咽喉部及气管是非常敏感的,受到刺激时很容易出现防御性呛咳,憋气、甚至濒死感,就跟你喝水误入气管时呛咳是一个道理。

读到这里,您还相信一个意识清楚的人能出现胃管误置气管一天,且无任何反应?关于这位患者的真正死亡原因我并不知晓,但是就本文来说,至少是存在逻辑错误,那么这则新闻的可信度自然就有待考究。

编辑: 罗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