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表明,食源性传染性胃肠炎可能是某些乳糜泻的发病诱因,这可能部分解释了目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发病率升高的现状。
该文发表在5月15日的《美国肠胃病学》杂志上,作者是军队研究人员以及来自梅奥诊所的乳糜泻专家Joseph Murray博士。研究受试者为1999年到2008年美国武装部队的现役人员,随访总数共计1370万人年。乳糜泻的发病率从1999年的1.3/10万到2008年的6.5/10万,增加了5倍。研究纳入455例确诊的新发乳糜泻患者作为病例组,每个病人配4个对照,共1820个对照。
总体而言,在乳糜泻诊断之前的24个月之内,共有172名受试者曾罹患过传染性胃肠炎 (IGE),其中,60.5%为病毒感染所致。多元分析显示,乳糜泻与发病前的IGE具有显著的相关性(OR=2.06),其中,非病毒感染所致的IGE 与乳糜泻的相关性更强(OR=3.27),病毒感染所致的IGE与乳糜泻的相关性略低(OR=1.44)。鉴于两者显著的关联性,研究人员认为感染可能作为触发物通过分子模拟或其他免疫调节机制诱发了麸质蛋白不耐受。
马里兰州银泉海军医学研究中心Mark Riddle博士是本研究的主要作者,他认为,该研究发现的急性肠道感染与乳糜泻之间关系的确证尚需要通过设计良好的研究进一步确认,但是,结合细菌性肠道感染可致其他慢性胃肠疾病的研究证据以及一些动物模型研究,推断急性肠道感染与乳糜泻之间的关系属实,感染可能是基因易感个体发生乳糜泻的诱因。白种人是乳糜泻的高危因素(OR=3.1),年龄超过34岁的人员发生乳糜泻的风险较高。研究人员称,现役士兵和海军群体不是一般人群的典型代表,该结论不能直接用于一般人群。
Riddle博士总结称,食源性感染带来的大量问题目前正越来越受到关注,该研究提示乳糜泻可能也是其中之一。食源性感染带来的长期的健康隐患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明确的是,公共卫生主管部门需要重视此类疾病带来的疾病负担,并进一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