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膳食补充剂不能随便吃

2015-10-30 14:40 来源:丁香园 作者:Tang
字体大小
- | +

膳食补充剂包括中草药(植物提取物)、营养素补充剂(如氨基酸)或微量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种类繁多,常用来缓解疾病症状、维持或改善整体健康状况。有关膳食补充剂不良反应的报道,仅局限于严重的不良事件(如导致住院治疗、严重残疾或死亡),故目前因缺乏数据难以量化膳食补充剂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为此,来自美国医疗质量促进科的 Andrew 教授等利用来自国家电子损伤监测系统-药物不良事件监测合作计划(NEISS-CADES)的数据,统计了因使用膳食补充剂发生不良事件于急诊科就诊的病例,结果发表于近期的 NEJM 杂志上。

该研究收集了 2004 年 1 月至 2013 年 12 月美国 63 家医院急诊科的监测数据。入选标准为明确病因为使用膳食补充剂的病例,并除外在来急诊的路上以及到急诊后死亡的病例,及因自残、药物过量、治疗失败、依从性差或戒断等原因至急诊就诊的病例。

分析的内容包括内服草药、营养素补充剂(包括植物制剂、微生物添加剂、氨基酸)、微量营养素,但不包括作为食物或饮料的产品(如能量饮料、茶)。此次分析尚包含常作为健康补充剂使用但不属于常规膳食补充剂范畴的局部用草药及顺势疗法的产品。不良事件分为不良反应、过敏反应、过量、儿童误服及其他事件。

研究共纳入 3667 例因膳食补充剂不良事件就医的患者,平均年龄为 32 岁。其中在年龄 5-19 岁和年龄为 20-34 岁的人群里,超过半数是由于服用了减肥类或能量补充类膳食补充剂,以心脏(心悸、胸痛、心动过速)为主。值得注意的是,心脏症状在服用减肥类或能量补充类制剂的人群中高发,分别占 43% 及 46%,高于标明有拟交感活性的处方药的心脏症状发生率 (23%)。

多种营养素(铁、钙、钾等)的最常见不良事件为轻度至中度的过敏反应(40.6%)和吞咽问题(41.0%),吞咽问题多与钙制剂有关,而腹部症状(恶心、呕吐及腹痛)多与钾制剂有关。

不同于处方药及非处方药,膳食补充剂的包装上并非必须注明副作用,因此,临床医生应加强关于膳食补充剂的宣教,告知患者其潜在的心血管风险。

儿童 缺乏监管误食膳食补充剂的病例占 1/5,其中 61.9% 为误食了微量营养素。除了含铁的膳食补充剂,其他膳食补充剂并不要求使用防止儿童开启的包装。因此,新型的安全包装及 针对 安全存放 膳食补充剂 的教育,有助于减少儿童误食的发生率。

此外,40% 的老年患者因服用膳食补充剂后出现吞咽问题而就诊,其中 80% 为服用了微量营养素。FDA 建议处方药的药片大小限制在 22 mm,然而对膳食补充剂并无此项要求。1 片药中常含有大剂量或多种微量营养素,且多数产品的药片大小接近或超过 22 mm。减小药片大小或改变剂型(如液体、胶体或粉末)、加强对老年患者的宣教,均有助于减少吞咽问题的发生。

最后,研究者得出结论,膳食补充剂的主要不良事件包括减肥类和能量补充类制剂引起的心血管不良反应、因监管不力引起的儿童误服微量营养素以及老年人服用微量营养素引起的吞咽问题,本研究的结果有助于制定干预措施以减少膳食补充剂相关不良事件。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罗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