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炎症性肠病(IBD)在全球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尤其在一些以往发病率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其增长趋势更为显著。同时,目前对肠道微生物的认知也逐步增多,现已知的是IBD可影响肠道微生物群落分布结构;微生物群落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不同,可能由基因多样性、生活方式及环境的不同所导致。然而,在全球范围内对微生物改变模式的认识仍是有限的。
因此,来自德国的研究人员从参与IBDs发病的微生物角度,来研究不同地区[包括欧洲(德国和立陶宛)和南亚(印度)]IBD相关黏膜微生物的共有及特殊生长模式,同时验证16S rRNA转录结果是否具有分辨菌群的意义。结果表明患者地区分布与疾病改变过程中引起的微生物群落的改变有着重要相互作用,该结果发表于Gut。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89位从德国、立陶宛及印度患者中采集的黏膜活检样本,并应用细菌群落分析法分析各个地区的相等数量健康对照组,克罗恩病组及溃疡性结肠炎(UC)组,并分别将16S rDNA和rRNA作为测定微生物群落结构静息和活跃程度的标志。
结果显示,微生物的优势种属具有明显的个体特异性及疾病模式相关性,同时疾病模式的多样性在静息及活跃中的菌群中也有明显的差异。样本地区的来源决定了β多样性模式,其包括了地区特异性疾病种类和对活跃性微生物群落更加显著的效应。然而,两种属于柔嫩梭菌群的微生物种属,Faecalibacteria及Papillibacter,表现出与各自的疾病状态一致的模式,将有可能作为可靠的“微生物标志物”。
此外,结果还显示在IBD中观察到的病原性群落生长模式受到地区,群体特异性因素影响,但在不同队列间也同时表现出相同因素;静息细菌组成成份(rDNA)比活性细菌组成成份(rRNA)表现出更多的多样性及队列间变异;在RNA水平进行的细菌群落研究表明RNA对疾病模式有更强的联系。
这些分析表明,患者地区分布与疾病改变过程中引起的微生物群落的改变有着重要相互作用,并阐释了根据16S rRNA从基因(DNA)和转录(RNA)水平来分析群落的重要性。因此该研究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有:(1)考虑将微生物作为IBD治疗目标时,人群中黏膜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2)鉴别不同地区所共有的疾病相关微生物模式对选择微生物标志物有重要意义,将可能用于IBD分子水平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