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乳糜泻:肠菌失调或为元凶

2014-12-22 16:21 来源:丁香园 作者:郭方方
字体大小
- | +

众所周知,对于大部分乳糜泻患者而言,坚持严格的无麸质饮食(GFD)后通常可得到临床症状的迅速改善,小肠黏膜也可逐渐恢复正常。然而,一部分患者尽管始终坚持GFD并具有正常化的肠黏膜,仍始终饱受胃肠道症状的折磨。

一些常见的发病因素,如无意间麸质的摄取或其他肠胃疾病的存在,并不能解释所有患者出现该症状的原因。而近日有研究证实,肠道菌群内稳态的变化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IBS、炎症性肠病、乳糜泻等相关。

基于此,来自芬兰坦佩雷大学附属医院的研究者们,对乳糜泻患者症状的反复可能与肠道菌群异常有关这一假说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乳糜泻患者治疗后仍出现持续胃肠道症状与十二指肠微生态失调相关,该项研究发表于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该研究选择了18GFD治疗后仍表现持续胃肠道症状的乳糜泻患者,以及18名治疗后无自觉症状的患者,在经过严格筛查后经16S rRNA基因焦磷酸测序分析各自的十二指肠菌群。

入组的乳糜泻患者已经坚持数年(≧3年)严格的GFD治疗,并恢复了正常小肠黏膜同时乳糜泻自身抗体为阴性。受试对象GFD治疗后症状轻重程度由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进行评估。所有受试对象均经过严格组织学及血清学检验,符合严格GFD治疗后的表现,同时其小肠绒毛形态正常也排除了各受试者患有难治性乳糜泻的可能性。

几种聚类方法结果表明,与无自觉症状的患者相比,治疗后出现症状反复的乳糜泻患者,具有不同的十二指肠优势菌群。前者十二指肠中丰度相对的较高为变形菌,而丰度较低的为拟杆菌及厚壁菌门

结果显示,即使患者严格坚持GFD饮食,消化道症状反复出现的乳糜泻患者仍存在肠道菌群内稳态失调。此外,症状反复的乳糜泻患者肠道微生物丰富度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也明显降低。

该研究表明,乳糜泻患者治疗后仍出现症状反复与肠道内稳态失调相关。如果能够进一步了解这些“顽固性”乳糜泻症状背后的原因,将今后治疗这一亚组的患者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也能极大地改善这些患者的生存质量。

编辑: 郭方方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