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V治疗面面观

2014-08-17 10:37 来源:丁香园 作者:rain_轩
字体大小
- | +

未标题-3.jpg
直接抗病毒药物作用的HCV生命周期中环节(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青色)通过靶向HCV生命周期中重要的酶而打断HCV复制。该图为纲要性示意图,结构不成比例。问号代表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缩略词:E,包膜糖蛋白;NS,非结构蛋白;+和-,HCV RNA的正义链和翻译链。a代表尚未获FDA批准。)

HCV感染影响全球约1.85亿人口。约80%的急性HCV感染会发展为慢性感染,而其中20%的患者将在25年内进展至肝硬化。

目前,基于靶向HCV生活周期不同阶段的直接抗病毒药物的治疗方案正在研究当中,有望在不联用干扰素的情况下清除HCV。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国立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Shyam Kottili教授及其团队在JAMA上发表系统评价,总结了目前FDA批准的以干扰素为基础及无干扰素方案,治疗HCV及合并HIV感染的已发表文献,以全面评价其安全性、有效性及耐受性。该结果发表在2014年8月13日的JAMA上。

文献检索囊括了2009年1月1日至2014年5月30期间各主要数据库收录的所有HCV治疗的2、3、4期临床研究。共纳入包括19063例患者的41项研究,数据质量及HCV治疗推荐依据牛津循证医学标准进行分级。

文章评价了telaprevir、boceprevir、simeprevir、sofosbuvir分别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基因1型HCV及全口服药方案sofosbuvir+利巴韦林治疗基因1、2、3型HCV的疗效、安全性及副作用。

该系统综述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1.HCV基因1型患者占全美HCV患者的60-75%,而基因1型较2型及3型更难治疗。基因1型患者应当接受sofosbuvir+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的治疗,因其疗程更短,且SVR(治疗结束后12-24周检测不到血浆HCV RNA)率更高(89%-90%)。Simeprevir+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是基因1型患者的备选方案(SVR率为79%-86%)。

2.基因2型及3型HCV患者占全美HCV感染者的20%-29%,这些患者应当接受sofosbuvir+利巴韦林治疗。对基因2型患者而言,12周的治疗可获得82%-93%的SVR率,而对基因3型患者,24周治疗的SVR率为80-95%。

3.HIV-HCV共感染患者及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方案与HCV单独感染时相同,但对前者应当由经验丰富,熟知可能的药物相互作用的医生指导治疗。

总之,对于HCV患者,新的更短疗程、更简单的治疗方案可获得更高的SVR率。联合近期颁布的美国疾控中心及预防指南建议增加的HCV普查,新的治疗方案将使更多的慢性HCV感染者获得有效治疗。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infect00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