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研究表明,巯基嘌呤治疗炎症性肠病会增加淋巴瘤风险。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胃肠病学研究中心的Lichtenstein教授等对巯嘌呤类药物治疗炎病性肠病是否增加淋巴瘤风险进行了一项Meta分析,结果提示,与健康人群相比,使用巯嘌呤类药物会增加炎症性肠病患者罹患淋巴留的风险。文章最近发表于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杂志上。
研究人员对MEDLINE、EMBASE和 Cochrane 数据库进行相关搜索,搜索主题词为6-巯基嘌呤+淋巴瘤,6-MP+淋巴瘤,巯嘌呤类药物+淋巴瘤,硫唑嘌呤+癌症+炎症性肠病,硫唑嘌呤+恶性肿瘤+炎症性肠病,淋巴增生+硫唑嘌呤。Poisson统计模型数据的异质性使用异质性检验。
符合纳入标准的18项研究中共包括了4383例患者。研究发现,使用巯嘌呤类药物的炎病性肠病患者罹患淋巴瘤的总标准化发病率为4.49%。8项基于人群的研究显示,其标准化发病率为2.43%;10项巯嘌呤类药物相关的研究显示,其标准化发病率为9.16%。
8个人群研究的数据显示,正在服用巯嘌呤类药物的炎病性肠病患者罹患淋巴瘤的风险增加,男女患者淋巴瘤风险均增加,且男性风险比女性高。曾经用药的患者淋巴瘤风险没有明显增加。连续使用巯嘌呤类药物1年以上者的淋巴瘤风险显著增加。
服用巯嘌呤类药物且年龄小于30岁的患者淋巴瘤相对风险最高,大于50岁的患者绝对风险最高。年轻男性患者的风险最高。
上述结果提示,基于人群的研究发现,炎症性肠病患者的淋巴瘤风险较低,但服用巯嘌呤类药物的会增加其淋巴瘤风险,即使停药后其风险仍在增加。因此,炎症性肠病患者使用巯嘌呤类药物治疗应该权衡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