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标准的治疗方案为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利巴韦林(RBV)联合或不联合直接作用抗病毒药,但这类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实际上并不理想,大多患者不能耐受。方案中添加直接作用抗病毒药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慢性HCV感染患者的临床结局。
HCV蛋白酶抑制剂telaprevir、boceprevir或simeprevir联合PEG-IFN+RBV治疗时,整体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可达68%-89%。但之前对PEG-IFN+RBV治疗无应答的患者,对该联合治疗方案亦无反应,SVR率仅为34%-52%。
日本慢性HCV感染者多为老年人,且主要为HCV基因1型感染。年龄和感染型别这两个因素都会对疗效产生影响。这部分人群中既往治疗时对PEG-IFN+RBV无反应者,接受telaprevir或simeprevir联合PEG-IFN+RBV治疗时SVR率也仅为34%或38%-51%。
除了疗效不佳以外,PEG-IFN+RBV引起的不良反应也众所周知,而telaprevir添加入该方案后机体累积的毒性可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如贫血、严重皮疹、胃肠道疾病等;simeprevir可抑制肝脏胆红素转运体,从而导致高胆红素血症。
对于不能耐受或不适合干扰素为基础方案治疗的患者而言,可供选择的其他治疗方案聊聊无几。因此,目前临床迫切需要为这部分感染人群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案。
daclatasvir(DCV)是一种NS5A复制复合体抑制剂,在体外试验中可发挥强效的抗广泛基因型(HCV1-6型)病毒的活性;asunaprevir(ASV)是一种强效选择性NS3蛋白酶抑制剂,体外试验中可起到抗HCV 1、4、5、6基因型作用。
这两种药都具有很强的抗病毒活性,并且同时使用时临床上药代动力学无相互影响。之前的II期临床试验显示,DCV+ASV全口服给药联合PEG-IFN+RBV治疗HCV基因1型患者时显示出强效抗病毒作用。
日本东京虎之门医院Kumada等为验证无干扰素、无利巴韦林的DCV+ASV方案对日本人群HCV基因1b型感染患者疗效,开展了一项III期临床试验,结果发现,DCV+ASV可有效治疗HCV基因1b型感染患者。该文发表在2014年6月的Hepatology杂志上。
研究人员从2012年1月5日-3月30日在日本24个中心招募慢性HCV基因1型感染者,受试者年龄为20岁-75岁,HCV RNA拷贝数≥105IU/mL,BMI 16-35kg/m2,其中有10%的患者出现代偿性肝硬化(Child-Pugh A)。
患者之前对干扰素为基础的治疗方案不能耐受、身体状况不适合干扰素治疗或治疗无应答,故开始尝试该研究的无干扰素、无利巴韦林的新方案。
研究排除标准包括:已证实的肝细胞肝癌,合并HBV或HIV感染,之前接受过NS5A或NS3蛋白酶抑制剂的治疗,谷丙转氨酶超过正常上限的5倍,总胆红素水平大于2mg/dl,白蛋白水平低于3.5g/dl,血小板计数小于50000/mm3。
研究共纳入135例不适合干扰素治疗/不耐受患者、87名治疗不应答患者,给予daclatasvir 60mg qd+asunaprevir 100mg bid方案,连续治疗24周。主要观察终点为治疗24周后SVR情况(SVR24)。
结果显示,不适合干扰素治疗/不耐受组中SVR24 87.4%,不应答组SVR24 80.5%;肝硬化者(90.9%)和非肝硬化者(84.0%)相比SVR24相似;IL28B肝硬化(84.5%)和非肝硬化(84.8%)相比SVR24也相近。
每组中均有14例患者(12.6%)主因不良反应或疗效不佳而中断治疗;无应答组患者中有9例满足疗程后又接受了PEG-IFN+RBV治疗。
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较低(5.9%),不同患者表现各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鼻咽炎、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升高、头痛、腹泻和发热。
研究结果表明,该无干扰素、无利巴韦林、全口服DCV+ASV 24周用药方案治疗HCV基因1b型感染耐受良好,在不适合干扰素治疗或干扰素治疗无应答的患者人群中,可达到较高的SVR率,是一种可供选择的理想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