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SNPs与奥沙利铂所致严重性外周神经病变相关

2014-01-11 16:12 来源:丁香园 作者:PCMC
字体大小
- | +

研究要点

  • 基于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的辅助化疗(CT)方案已经成为术后III期结肠癌(CC)患者,以及选择性高危II期疾病患者的标准治疗;
  • 与奥沙利铂关联最密切的非血液毒性为感觉神经毒性,可分为以下两类:神经性肌强直样急性综合征和剂量限制性、迟发性外周神经毒性(OXPN);
  • CCNH 和 ABCG2的SNPs与接受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化疗的II–III期结肠癌发展为严重性OXPN的风险调控相关,并且有助于上述患者的个体化辅助治疗。

基于奥沙利铂的化疗(CT)广泛用于III期或选择性高危II期结肠癌(CC)患者的辅助治疗,但经常引起累积性周围神经病变。西班牙马德里La Paz大学肿瘤科的Ana Custodio等人的此项研究旨在甄别接受以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为基础的辅助化疗的结肠癌患者,其奥沙利铂新陈代谢通路、DNA修复机制通路、细胞周期控制、预示严重(2至3级)奥沙利铂引起的外周神经病变(OXPN)等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论文发表于Ann Oncol杂志2013年12月份最新一期在线版。

Ana Custodio博士等研究者收集了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接受基于奥沙利铂辅助化疗的II 期或III期结肠癌患者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肿瘤组织样本,并提取基因组DNA。研究利用MassARRAY (SEQUENOM)技术针对15个基因的34个SNPs进行基因分型分析。总共有181例接受相同化疗方案治疗的II–III期结肠癌患者进入确认组。

结果显示,rs2230641 cyclin H (CCNH) rs2230641 C/C以及ATP结合盒亚基G,成员2 (ABCG2) rs3114018 A/A基因型与OXPN风险升高相关。此外,研究者利用患者年龄、性别、辅助化疗方案和奥沙利铂累积剂量作为共变量进行逻辑回归分析,发现CCNH C/C 和/或r ABCG2 rs3114018 A/A基因型患者与CCNH-T 和 ABCG2-C基因型患者相比,前者2至3级OXPN的风险更高。研究者在第二队列中独立确认了上述联合分析预测严重性OXPN的能力。

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结果提示CCNH 和 ABCG2的SNPs与接受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化疗的II–III期结肠癌发展为严重性OXPN的风险调控相关,并且有助于上述患者的个体化辅助治疗。

研究背景

基于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的辅助化疗(CT)方案已经成为术后III期结肠癌(CC)患者,以及选择性高危II期疾病患者的标准治疗。

与奥沙利铂关联最密切的非血液毒性为感觉神经毒性,可分为以下两类:神经性肌强直样综合征和剂量限制性、迟发性外周神经毒性(OXPN)。OXPN敏感性因患者个体特征而出现较大差异,准确预测患者个体风险有助于改善个体化治疗质量。

周围神经病变为剂量依赖和累积性。接受奥沙利铂治疗5-7个月的患者中约50%发生中-重度周围神经病变。此不良事件可能因受寒所触发或加重,接受奥沙利铂治疗的患者应当避免受凉。外周神经病变虽然带来困扰,但90%的患者停用奥沙利铂后能够得到逆转。

最常见、最重要的不良反应当然是末梢感觉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指端麻木并可导致功能障碍。较少见情况下,可发生咽喉部急性功能失调,患者可感到吞咽和呼吸困难,但客观检查无任何呼吸障碍。

尽管奥沙利铂有这些不良事件发生,但铂类药物仍然是结直肠癌全身治疗方案的基石。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联合方案的毒性处理,有赖于对最常见不良反应的熟知、及时发现不常见的毒性事件,以及积极主动的干预。最重要的是,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可通过暂停使用奥沙利铂、预防性输注钙镁,以及对患者和医护人员进行宣教来得到最大程度的降低。

迄今为止,医学界已界定出若干与奥沙利铂有效性和毒性相关的基因,包括编码铂化合物解毒酶的基因,或DNA修复路径相关基因,电压门控性离子通道或膜溢出蛋白基因。一系列遗传药理学研究试图发现OXPN敏感性相关的多态性位点,然而目前的数据不足以证明日常实践中常见变异的常规遗传检验。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经以奥沙利铂与氟尿嘧啶为基础的辅助化疗的III期或高危II期结肠癌患者与奥沙利铂新陈代谢通路、预测严重性OXPN的解毒或排泄通路相关基因的SNPs位点。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李林栋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