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多样性减少与结直肠癌发生相关

2014-01-07 13:09 来源:JNCI 作者:yzyandyou
字体大小
- | +

研究要点

  • 结直肠癌患者肠道内梭状芽孢杆菌数量减少、杆菌及卟啉单胞菌属增多;
  • 肠道内菌群多样性的减少与结直肠癌发生相关

人体肠道内寄生着多种细菌群,这些菌群在调解人体代谢和免疫,以及消化吸收中起重要作用。尽管曾猜测肠道菌群在结直肠癌发生中起作用,但是缺乏在结直肠癌患者与健康对照之间全面的流行病学研究。为此,来自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人口健康部门的Jiyoung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2013年12月6日的JNCI杂志上。作者发现人类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减少与结直肠癌的发生相关。

此研究为一病例对照研究,粪便标本采自47位结直肠癌患者,和94位性别-体重指数相符的非胃肠道疾病的住院病人。随后使用DNA分离试剂盒检测粪便标本中微生物菌群的结构。在校正年龄、性别、BMI、种族和是否吸烟后,决定实验组和对照组肠道菌群之间关系的比值比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肠道内菌群种类的减少,如能抑制炎症反应的梭状芽孢杆菌的减少,与结直肠癌的发生相关。

该研究发现结直肠癌患者肠道内细菌种群多样性的减少,而细菌种群的均衡性上与对照组没有区别。结直肠癌患者肠道内革兰阳性细菌,发酵纤维素的梭状芽孢杆菌减少;革兰阴性细菌,促进炎症反应的梭杆菌及卟啉单胞菌属增多;肠道内菌群种类的变化与结直肠癌发生相关。因为肠道菌群多变的特性,这项研究在结直肠癌的预防中具有意义。

研究背景
 
多项研究提示,在对比了肿瘤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之后,肠道微生物群可能与结直肠癌相关。肠道内革兰阳性的梭状芽孢杆菌,尤其是粪球菌属,可有效的将食物中的纤维素和其它碳水化合物转化成丁酸盐,丁酸盐能抑制结肠炎症和肿瘤发生。梭状芽孢杆菌已被报道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含量比癌旁正常组织少。革兰阴性、厌氧的梭杆菌属与结肠炎和牙周疾病有关,其本身可能与结肠肿瘤相关,也被报道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含量比癌旁正常组织多。
 
然而,在结直肠癌患者与正常对照人群之间,综合多种因素的全面系统的流行病学对照研究是缺乏的。通过提取粪便标本,研究人员使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从粪便中提取DNA,对比结肠癌患者与对照组之间肠道菌群的差异。这是第一次在结直肠癌患者与非肿瘤的正常对照间进行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而研究两类人群肠道内细菌群的差异。

编辑: yuezhongy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