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IBD大会人物专访:田丰教授、沈骏教授、顾于蓓博士

2019-11-14 16:39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田丰教授谈IBD临床研究进展与存在的问题

在2019杭州IBD大会暨第四届世界华人小肠疾病大会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消化内科田丰教授就本次大会的学术亮点、IBD的临床研究进展、临床上还存在的问题及发病机制等问题向丁香园进行了分享。

ccvideo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田丰教授

本次大会的学术亮点

第一,会议汇聚了两岸三地的IBD专家,这在既往的国内会议上比较少见。

第二,此次会议的重点是小肠疾病,包括炎症性肠病和一些少见的疾病。会议设置了小肠疾病专题,包括疑难病例的讨论、小肠疑难病例的讨论,这些都为与会者提供了很好的实战学习机会。

炎症性肠病临床研究的进展

IBD临床研究的进展主要在于小肠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的提高。过去IBD领域研究人员的目光主要局限于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而对肠道溃疡的认识有限。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很多过去被诊断为克罗恩病的患者被发现可能是一些感染疾病或少见病因引起的小肠改变;同时,越来越多的小肠疾病被发现,如隐源性多灶性溃疡性狭窄性小肠炎(CMUSE)、免疫性小肠炎、及一些血管炎和血液系统性疾病。

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和疾病普及的重要性

IBD的发病机制是存在易感基因的个体在环境因素、肠道菌群的变化刺激下,诱发了过度失调的免疫反应,但其确切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确。我国近两年IBD发病率越来越高,可能与居民饮食习惯改变,特别是逐渐西方化的饮食习惯有关;我国南方和沿海地区的克罗恩病发病率更高,可能与环境暴露有关。

在IBD的临床诊疗方面,疾病相关知识的普及非常重要,要让更多的基层医生了解并认识IBD这个疾病,才能鉴别出IBD疑似患者并将他们送到专业的IBD中心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

IBD的临床治疗还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是患者的依从性不佳。一些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不够,所以对常用的一些药(如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还存在恐慌与抗拒心理,不能很好地依医嘱做相应治疗。

另一方面是IBD造成的经济负担较重。一般家庭的承受能力有限,期望未来IBD的治疗,包括生物制剂的使用能纳入到医保范畴内,让患者有更大的受益。

-------------------------------------------------------------------------------

沈骏教授谈IBD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及IBD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在2019杭州IBD大会暨第四届世界华人小肠疾病大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沈骏教授就大会的学术亮点、IBD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及IBD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等问题向丁香园进行了分享。

ccvideo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沈骏教授 

本次大会的学术亮点

第一,本次大会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聚焦于小肠的专业性会议。大会以小肠为重点,以小肠的非肿瘤性疾病为突破口,为临床医生与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育帮助与继续学习的平台。

第二,大会设置了对疑难病例的专题讨论会。临床医生对小肠疑难病例的关注度很高,也有很高的学习热情,疑难病例讨论会的开展为临床医生带来了良好的观摩、学习与实战的经历。

第三,本次大会对中青年议题的良好涉及。会议上所有的讲题(尤其是热点问题)是当前急需解决以及临床上特别关注的问题,这也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IBD临床上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

第一,炎症性肠病的鉴别诊断。会议设置了专门的章节对炎症性肠病的鉴别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第二,炎症性肠病的治疗目前还没有完全治愈的统一模式,因此对于IBD的治疗方式以及患者的管理模式均需进一步的讨论。这些问题在本次大会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IBD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IBD的基础研究进展主要聚焦于对黏膜屏障、黏膜免疫及对一些易感基因的研究,此外菌群研究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IBD临床研究的进展主要在于新型药物的使用、药物疗效的增强、药物的作用机制变得更加复杂及药物的不良事件越来越少。IBD临床研究的进展给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让患者能长时间地维持缓解状态,得以回归社会、服务于社会。

-------------------------------------------------------------------------------

顾于蓓博士:粪菌移植在炎症性肠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在2019杭州IBD大会暨第四届世界华人小肠疾病大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顾于蓓教授就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的临床治疗方案与粪菌移植在炎症性肠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等问题向丁香园进行了分享。

ccvideo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顾于蓓博士

炎症性肠病的临床治疗方案

炎症性肠病的治疗经历了多个发展过程。上世纪以美沙拉嗪、糖皮质激素及各类免疫抑制剂等传统治疗方式为主。1998年诞生了全球第一个生物制剂,由此开启了IBD的生物治疗时代。目前各类生物制剂(如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抗、细胞整合素抑制剂、白介素抗体等)不断出现。小分子药物的进展也突飞猛进,JAK抑制剂、S1P抑制剂等都取得了非常好的临床疗效。除了这些经典的治疗方案之外,一些非药物治疗方案也可用于难治性IBD的治疗,如粪菌移植和白细胞吸附术,粪菌移植也是当下的研究热点。在IBD的临床治疗上,内科医生还可以同外科医生、营养科医生合作,建立共同协作、多科协作的治疗体系。

粪菌移植在炎症性肠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2014年粪菌移植获得了全球十大医学创举。它首先被用于治疗复发性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感染,且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之后,粪菌移植逐渐被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包括IBD、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肝性脑病等。粪菌移植在这些与肠道菌群相关的疾病的治疗研究中获得了良好进展。

临床上30%的IBD患者是难治性IBD,对于这部分患者,药物治疗难以获得令患者和医生满意的疗效。面对这种困境,粪菌移植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案可获得一定成效。2015年《Gastroenterology》杂志上发表了两篇文章,分别报道了经口、经肛门进行粪菌移植的两项随机对照实验(RCT)研究,研究结果证实了粪菌移植对于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有诱导缓解作用。2017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多中心的粪菌移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RCT研究,结果说明粪菌移植治疗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可达27%。今年《JAMA》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多中心的粪菌移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得到了近35%的治疗有效性。因此,推荐使用粪菌移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对于其他亚型IBD(包括克罗恩病),由于目前高等级的研究较少,其疗效还有一定争议,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确切的诱导缓解和维持缓解的疗效。

粪菌移植成为研究热点的重要原因在于既往研究认为该治疗方法安全性较高。然而,2019年10月31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短片报道,报告了两例接受粪菌移植治疗的患者,由于供体体内存在致命性的大肠埃希菌,导致这两例患者出现了严重的细菌感染,其中1例患者死亡。这一结果提示粪菌移植治疗方案虽有效,但也存在风险。所以在使用粪菌移植进行治疗时,临床医生在临床实施过程中需要关注很多细节,要非常好地把握它的适应症、需十分谨慎的选取好供体与受体、并进行规范化的操作,才能使临床患者更好受益。

编辑: 杨晓静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