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生存结局
研究要点:
- 本研究旨在确定接受食管切除治疗的早期食管腺癌患者相关预后风险因素;
- N+病情与肿瘤浸润深度增加、淋巴血管浸润、肿瘤分化情况及血管浸润间存在显著关联;
- 淋巴结状态为生存率与复发率相关唯一独立风险因素;肿瘤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率有关,但深层黏膜与黏膜下层浸润间并无明确的界值。
尽管内窥镜食管切除(ER)已成为一种更普遍接受的针对限于黏膜的早期食管腺癌(eACE)治疗手段,但根据相关报告,一旦肿瘤浸润至黏膜下层,就易出现淋巴结转移,因此,似乎有必要对此类病例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对此,德国Horst-Schmidt博士诊所Dietmar Lorenz博士进行了一项临床研究,旨在确定接受食管切除治疗的eACE患者相关预后风险因素。
研究人员共分析了168例因eACE接受食管切除的患者结果。根据样本的组织学及临床随访(中位时间, 64个月)结果,对淋巴结转移(N+)、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分化情况(G1-3)、淋巴结或血管浸润情况(L+或V+)对患者总生存、肿瘤特异性生存及复发率的影响进行了考察。
研究结果表明,患者5年生存率为79%。淋巴结浸润为唯一与总生存、肿瘤特异性生存及肿瘤复发有关的预后因素,这与所有变量Cox风险回归分析结果一致。共有47%的N+病情患者出现肿瘤复发,而无淋巴结侵犯患者仅为5.2%。研究发现,N+病情与肿瘤浸润深度增加、淋巴血管浸润、肿瘤分化情况(G1 + G2 vs G3)及血管浸润间存在显著关联。
该研究认定淋巴结状态为生存率与复发率相关唯一独立风险因素。肿瘤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率有关,但深层黏膜与黏膜下层浸润间并无明确的界值。因此在确定可接受ER及需要进行食管癌切除治疗患者群体范围时,必须进行包括ER诊断在内的细致分期。
研究背景:
过去数十年间,在西方国家所有肿瘤类型中,Barrett腺癌的相对发病率增长最快,目前其预后情况仍不甚乐观。患者的长期生存结局与确诊时的肿瘤分期密切相关。因此,对于存在返流症状的患者,研究人员一直努力试图通过内窥镜筛查,提高Barrett食管肿瘤形成的早期检出率,如检测发现Barrett转化,则将此类患者纳入监测项目之中。
根治性切除(SR)为无论分期状况,所有Barrett腺癌患者的治疗手段。高度异型增生(HGD)与黏膜型Barrett肿瘤也可进行手术治疗。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针对早期Barrett肿瘤形成出现了内窥镜治疗,该手段可取得较为积极短期结果,且具有极低并发症发病率。而在近期发表的文献中,大型HGD与黏膜型Barrett患者队列也取得了极佳的5年长期结局,完全缓解率超过95%,且未出现肿瘤相关死亡病例。近期发表的匹配对照研究也可表明,对于肿瘤仅限于黏膜层的患者,内窥镜切除(ER)与SR在长期生存方面并无差异。
尽管ER已成为食管黏膜早期腺癌(eACE)一种更易接受的治疗手段,但根据文献报告,由于淋巴结转移率较高,黏膜下层出现的任何肿瘤浸润,包括黏膜下层表面出现肿瘤浸润(sm1)都可被视为SR的严格适用范围。
本研究对目前最大规模的单中心eACE患者系列进行了报告,患者均接受食管切除治疗。本研究进一步详细分析了淋巴结转移、肿瘤复发及患者生存的组织病理学风险因素,并对黏膜下层是否可作为ER与SR最佳治疗手段的界值进行了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