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非甾体类抗炎药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还需警惕这 6 种药物

2017-12-12 19:05 来源:丁香园 作者:长青树
字体大小
- | +

一提到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大家首先都会想到非甾体类抗炎药。常见的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非甾体类抗炎药有阿司匹林、布洛芬、吲哚美辛、双氯芬酸等药物。

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是:

1. 前列腺素具有保护胃黏膜完整性、增强胃黏膜血流量和促进黏液的生成、减少 H+反流和促进胃黏膜修复的作用;

2. 非甾体类抗炎药抑制环氧合酶活性,导致胃黏膜前列腺素的合成过程受阻,减少前列腺素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最终引起胃黏膜损伤、糜烂、出血;

3. 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易诱发或进一步加重损伤的胃黏膜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及最常见的急症之一。消化系统本身的疾病(如食管贲门黏膜撕裂伤、消化性溃疡、胃癌等)和全身性疾病(如过敏性紫癜、血友病、流行性出血热等)都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另外临床上药物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也并不少见,但往往容易被忽略。那么临床上除了非甾体类抗炎药究竟还有哪些药物会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呢?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可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减少胃黏液的分泌,促进各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表达异常,使胃黏膜失去保护和修复能力,诱发或加重胃黏膜损伤,导致糜烂、溃疡、出血甚至穿孔。

抗凝药

抗凝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自发性出血,其中主要就是消化道出血。这与抗凝药使用的剂量、疗程都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抗凝药剂量越大,疗程越长,出血机会也就越大。临床上常用的抗凝药有肝素、华法林等。

抗肿瘤药物

5-氟脲嘧啶、6-巯基嘌呤、氨甲喋啶等抗肿瘤药物因干扰叶酸、嘧啶、嘌呤等物质的代谢,阻碍 DNA 的倍增,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上皮的修复;同时也抑制了正常胃黏膜细胞的增值与修复,进而导致胃粘膜损伤,主要表现为上皮脱落、充血、黏膜红肿伴浅表性糜烂、出血或溃疡等。

磺脲类降糖药

格列本脲等口服磺脲类降糖药能兴奋迷走神经,增加胃酸分泌,引起胃粘膜损伤, 导致糜烂、溃疡、出血等。

交感神经阻滞剂

利血平、降压灵、胍乙啶等交感神经阻滞剂通过耗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交感神经递质, 使副交感神经相对处于优势而表现出降压作用,同时胃酸分泌增加,胃肠蠕动增强等,故长期使用可引起或加剧胃、十二指肠溃疡及上消化道出血。

其他药物

此外常见的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还有氯霉素、多粘菌素、喹诺酮、甲硝唑等抗菌药物,酚妥拉明等α受体阻滞剂以及甘露醇等药物。

另外除了这些药物外,还需注意酒精及其制剂也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酒精可引起急性胃黏膜损伤、糜烂、出血,具有原因如下:

1. 酒精对胃黏膜上皮细胞的直接损伤,从而使胃黏膜屏障破坏,引起 H+反弥散,进而加重胃黏膜损伤、糜烂、出血;

2. 酒精可引起黏膜下血管损伤,血管扩张,血流缓慢,血浆外渗,小血管破裂,黏膜下血管出血等改变,进一步破坏胃黏膜屏障,加重胃黏膜损伤;

3. 由于黏膜上皮及血管内皮损伤,局部产生大量炎性介质,引起中性粒细胞浸润,进一步加重胃黏膜糜烂、出血;

4. 酒精可刺激胃酸分泌增加,导致胃黏膜损伤。

参考文献:

1. 冯延东. 药物与消化道出血 [J]. 医师进修杂志,1998,21(8):443-444.

2. 钱铖, 邹晓平. 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药物 [J].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7,9 (2):108-111.

3. 陈韶华, 厉有名. 酒精性胃粘膜损伤的研究进展 [J]. 国际消化病杂志,2006,26 (4):249-250.

4. 马娟,王启仪,沙卫红. 糖皮质激素与胃黏膜损伤 [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1,19(11):1145-1149.

编辑: 李晴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