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来自华西医院消化科的吴春城等学者在 Gastroenterology 杂志上报道了一罕见病例,一位初诊为「食道平滑肌瘤」的老年患者,准备行内镜下治疗,但术前却发现「瘤体」自动缩小,表面还出现了溃疡,这个「瘤体」究竟是什么呢?
病例回顾
60 岁男性患者,1 个月以来出现胸骨下疼痛及吞咽困难,疼痛随进食加重。无畏寒发热。在过去的 2 个月中,患者体重共减轻约 4 kg。
食道钡餐示:食道中部占位性病变(图 A)。胃镜下可见食道距门齿 28 cm 处有一直径 3.0 cm 的肿块,表面光滑,质地坚硬 (图 B)。超声内镜 (EUS) 示:病变为始于固有肌层的低回声影(图 C)。初诊考虑食道平滑肌瘤,计划 1 月后行经内镜下挖除术。
然而,术前内镜检查时却发现,肿块体积缩小,表面出现一大小约 0.4 ×1.0 cm 的纵行溃疡。复查 EUS 显示:病变呈始于固有肌层的不均匀低回声影,肿块与黏膜下层界线不清。
谜底揭晓
内镜下对溃疡处组织取活检,组织病理学显示为:上皮样肉芽肿(图 D)。同时对病变组织进行 EUS 引导下的细针穿刺(FNA) 细胞学检查(图 E),标本呈干酪样病变(图 F)。抗酸性染色发现标本中出现分枝杆菌(图 G) ,确诊为食管结核。在抗结核治疗 1 月后,胸痛和吞咽困难的症状消失。内镜下见肿块近乎消失,溃疡逐渐愈合(图 H)。
讨论
食管结核是一种罕见疾病,最常继发于肺结核和淋巴结结核。但是,没有证据显示此患者患有肺结核或淋巴结结核,因此考虑为原发性食管结核。
胸痛和吞咽困难为此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在疾病早期阶段,内镜检查为食管肿块,常被误诊为食管平滑肌瘤。随着疾病进展,肿块表面发生溃疡,随着病变处排出干酪样物质,肿块缩小。病程中可能出现低热、疲乏、体重减轻症状,易被诊断为食管癌。
食管结核的诊断主要通过内镜下活检或 EUS 引导下的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干酪样肉芽肿、抗酸性染色和结核分枝杆菌的聚合酶链反应可证实诊断。食管结核治疗方案与肺结核相同,治疗周期为 12~18 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