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毒物进入人体后,产生毒性作用,导致机体功能障碍或(和)器质性损害,引起疾病甚至死亡。中毒的严重程度与毒(药)物剂量或浓度有关,多呈剂量-效应关系。不同毒物的中毒机制不同,有些毒物通过多种机制产生毒性作用。
例如阿托品作为节后抗胆碱药,能阻断节后胆碱能神经支配的乙酰胆碱受体,对抗各种拟胆碱药导致毒蕈碱样作用。适用于拟胆碱药中毒,如毛果芸香碱、毒扁豆碱、新斯的明等中毒;有机磷农药和神经性毒气中毒;含毒蕈碱的毒蕈中毒等。
除阿托品外,其它常见解毒药品的适用情况及使用方法也值得我们注意,例如有机磷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阿片类中毒、水杨酸盐中毒等等。「用药助手」将常见中毒病患救治的用药经验汇总成专题,同时还收录了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与中国毒理学会中毒与救治专业委员会今年 11 月最新发布的「急性中毒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如链接无法跳转,请升级至最新版 「用药助手」,或是直接到专题列表及指南列表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