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ST2016:肾癌靶向治疗的一坛「十年陈酿」

2016-08-31 16:48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如果说过去的十年在肾癌的治疗领域有什么突破,那么靶向治疗一定是其中最受关注的一个。自索拉非尼上市以来,先后有多个分子靶向药物被批准用于晚期肾癌的治疗,肾癌患者的生存期实现了大跨步的飞跃。

2016 年 8 月 6 日,「BEST 2016 肿瘤峰会暨索拉非尼十年庆典」在上海举行,会议紧扣肾癌与肝癌两大主题、汇集领域知名专家,共同回顾了索拉非尼用于肾癌和肝癌靶向治疗的十年经典之路。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军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魏强教授、上海长征医院刘冰教授、江苏省肿瘤医院邹青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何志嵩教授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盛锡楠教授围绕肾癌靶向治疗进展及索拉非尼用于中国肾癌患者的治疗实践展开了主题讨论。

肾癌靶向治疗发展的十年经典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军教授回顾了肾癌靶向治疗的十年变迁。在这过去的十年,我们见证了大量靶向药物的相继问世,但索拉非尼是其中当之无愧的先行者。正是索拉非尼的上市开启了晚期肾癌靶向治疗的新时代,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而国内的研究数据提示索拉非尼用于中国人群的疗效优于欧美人群。

郭军.jpg
图 1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军教授

近期国内的一项多中心回顾研究纳入 845 例患者,对比了索拉非尼与舒尼替尼的疗效,结果显示,针对更复杂多样的真实世界病例,索拉非尼和舒尼替尼都实现了良好的生存获益,中位 OS 均为 24 个月,远高于靶向药物出现之前的 10~12 个月,而索拉非尼 PFS 甚至略有优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肾癌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肾癌诊治指南推荐索拉非尼作为晚期肾癌一线治疗的选择之一;此外,索拉非尼、索拉非尼增量或索拉非尼联合贝伐单抗均可作为晚期肾癌进展后的二线治疗选择。

索拉非尼用于中国肾癌患者疗效显著

索拉非尼在国内上市后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魏强教授在其学术报告中对索拉非尼治疗中国晚期肾癌患者的研究数据进行了汇总分析,无论是北京、上海等地的单中心的研究,还是东北、西北的区域性多中心研究,索拉非尼一线治疗转移性肾癌均显示出确切的疗效,并且患者耐受性良好。

魏强.jpg
图 2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魏强教授

北大医院与 301 医院研究的回顾性分析表明,索拉非尼一二线混合治疗中国转移性肾癌患者疗效显著,中位 PFS 和中位 OS 分别达到 16 个月和 24 个月,且手术或活检至开始用药的时间与 PFS 密切相关。

迄今为止最大样本量的单中心回顾研究发现,相比于舒尼替尼,非透明细胞肾癌患者使用索拉非尼可达到更长的中位 OS,KPS<90 的患者使用索拉非尼可实现更好的 PFS,并且索拉非尼 3 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易于管理。

非透明细胞肾癌的治疗探讨

上海长征医院刘冰教授在报告中分析了索拉非尼治疗非透明细胞癌(nccRCC)的临床疗效。nccRCC 预后相对较差,但其中的肾乳头状细胞癌(pRCC)和肾嫌色细胞癌(chRCC)高表达 c-Kit,为靶向药物尤其是 TKI 的应用提供了依据。北美扩大临床研究结果显示,pRCC、chRCC 使用索拉非尼治疗的中位 PFS 为 5.25 个月,疾病控制率分别达到 84%、90%。

刘冰.jpg
图 3 上海长征医院刘冰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回顾性研究表明,索拉非尼治疗 pRCC 达到了 9.0 个月的 PFS 和 36 个月的 OS,优于 ASPEN 研究、ESPEN 研究中舒尼替尼和依维莫司的数据;另一项回顾研究显示,索拉非尼与舒尼替尼一线治疗转移性肾癌的 PFS、OS 无明显差异,但在 nccRCC 患者亚组,使用索拉非尼可获得显著更长的 OS,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舒尼替尼。

索拉非尼用于晚期肾癌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药物安全性是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治疗选择的关键因素,江苏省肿瘤医院邹青教授在报告中指出,TARGET 研究的安全性数据提示索拉非尼相关不良事件多数为 1/2 级,且长时间治疗并不会造成毒性的蓄积增加;来自扩展应用研究及索拉非尼整合数据库的结果也证实,大型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安全性结果和真实世界中的应用结果是一致的。

邹青.jpg
图 4 江苏省肿瘤医院邹青教授

此外,整合数据库的结果同样显示,索拉非尼应用于老年患者的安全性与整体人群相当;即使对于存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或肝功能不全等合并症的患者,索拉非尼也显示出一致的安全性。对不良反应的早期识别和积极管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患者获益,避免因剂量下调或中断而影响长期的治疗效果。

晚期肾癌治疗研究前沿进展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盛锡楠教授在会上分享了 2016ASCO 晚期肾癌治疗领域的相关进展。PD-1 单抗用于晚期肾癌二线治疗显著延长 TKI 治疗后患者的总生存,且进展后继续给药依然获益;单一药物的治疗模式已经动摇,越来越多的药物联合方案开始应用于晚期肾癌的治疗,包括分子靶向药物的联合以及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

盛锡楠.jpg
图 5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盛锡楠教授

靶向治疗时代,减瘤性肾切除(CN)在 mRCC 治疗中的价值存在争议,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何志嵩教授认为,术前使用靶向药物有助于了解原发灶对治疗的反应、提高局部进展肿瘤的可切除性,但 CN 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年轻、透明细胞类型、一般状况良好、转移瘤负荷不大、MDACC 或 IMDC 危险因素 3 个以下的患者能够获得更好的生存。

小结

回首过去,索拉非尼引领了肾癌靶向治疗领域的十年变迁,分子靶向药物作用机制得到不断拓展、用药模式也逐渐由单一发展至联合。

靶向药物之外,PD-1/L1 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正成为晚期肾癌新的治疗趋势;未来,在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蓬勃发展的支持下,晚期肾癌的生存数据将进一步刷新,10 年甚至更长的生存期或许将不再遥远。

编辑: 王一诺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