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是影响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道功能及炎症发生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在 IBS 患者中,存在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因此,IBS 的治疗或可集中于调整肠道菌群。
已有多个研究显示益生菌制剂治疗 IBS 效果良好。然而,不同的益生菌制剂效果不一,且目前缺乏比较不同益生菌制剂效果的研究。为此,来自韩国首尔的 Han 等进行了一项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以比较双包衣的益生菌制剂与传统的无包衣益生菌制剂在治疗腹泻型 IBS 的效果方面有无差异,文章最终发表于近期的 J Gastroenterol 杂志上。
研究纳入标准为 2 年内有腹部不适、腹泻症状、可除外器质性病变、符合罗马 III 标准的 IBS 患者。排除标准为患者曾接受过除阑尾切除术、剖宫产、输卵管结扎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及腹壁疝修补术以外的其他腹部手术。
最终,研究共纳入 50 例符合标准的腹泻型 IBS 患者,分为双包衣组和无包衣组,按 1:1 进行随机分配,研究持续 4 周,共 46 例患者顺利完成了研究。具体服药方法为:1 次 1 粒,每天 2 次,餐后 2 小时服用。益生菌的包衣的主要成分为多肽和多糖体,以保护益生菌制剂在胃肠道免遭破坏。
研究的主要终点为 IBS 症状的改善,患者每周根据 VAS 评分记录 IBS 相关症状的改善情况,包括腹痛、腹部不适、腹胀、胀气、排便急以及粪便中带有粘液六项。
研究结果显示,在第 2 周时,76% 的双包衣组患者和 36% 的无包衣组患者诉症状基本缓解。 研究第 4 周,两组患者的 IBS 症状虽均获显著改善,但两组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束时,无包衣组的患者 6 种 IBS 症状均获改善,然而双包衣组患者的腹痛和腹部不适症状改善不明显,而另外 4 种症状包括排便急、腹胀、胀气以及粪便中带有粘液的症状则较无包衣组有更显著的改善。
另外,反映抑郁程度的 BDI 评分显示,两组的生活质量均有显著改善,尤以双包衣组更为明显。而肠道菌群数量改变以及肠道菌群的免疫学标记物方面,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考虑可能与无包衣制剂有很强的安慰剂效果有关。
该研究属于随机双盲对照实验,比较了益生菌制剂在腹泻型 IBS 患者中的效果,研究证实,即使是无包衣的益生菌制剂也可显著改善 IBS 相关症状,而双包衣的益生菌制剂在改善腹胀、胀气、排便急以及粪便中带有粘液等症状方面仍然优于无包衣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