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新技术:多隧道式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环周病变

2016-02-24 12:06 来源:丁香园 作者:sikongyinhe
字体大小
- | +

经内镜隧道式黏膜下剥离术(ESTD)可用于治疗食管肿瘤性病变,较传统黏膜下剥离术(ESD)更为安全有效,然而应用于食管环周型表浅肿瘤性病变时仍存在不少技术问题。

由此,衍生出一项新技术,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的吴俊超教授等建议应用经内镜多隧道式黏膜下剥离术(ESMTD),治疗食管环周型表浅肿瘤性病变,并初步证实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文章在线发表于近期的 GIE 杂志上。

自 2014 年 7 月至 2015 年 2 月,研究者共完成了 7 例 ESMTD(6 例男性,1 例女性,年龄 52~74 岁)治疗完全环周型食管表浅肿瘤性病变。根据巴黎形态学分型,5 例病变为 IIb+IIa 型,1 例为 IIb+IIa 型,1 例为 IIb 型。

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类似于 ESTD,具体如下:

1. 标记肛侧和口侧;

2. 在肛侧进行黏膜下注射,沿肛侧标记自黏膜至黏膜下进行环周切开;

3. 在口侧进行黏膜下注射,沿口侧标记自黏膜至黏膜下进行间断切开以形成隧道开口;

4. 建立多个隧道至肛侧环周切口,切开隧道间隔;

5. 移除口侧隧道间相连的黏膜。

在 ESMTD 中,在建立隧道前进行肛侧黏膜下环周切开,以作为隧道的终点,而多个口侧黏膜切开则是该操作的最后一步。操作器械与 EST 相同,包括 Dual 刀、IT 刀等。

ESMTD-1.JPG
图 1. 应用 Dual 刀标记口侧边缘

ESMTD-2.JPG
图 2. 应用 Dual 刀进行黏膜下注射后进行口侧切开

ESMTD-3.JPG
图 3. 应用 IT 刀行黏膜下剥离建立隧道

ESMTD-4.JPG
图 4. 已建立的其中一个隧道

ESMTD-5.JPG
图 5. 3 个隧道的入口

ESMTD-6.JPG
图 6. ESTD 术后的人造伤口

ESMTD-7.JPG
图 7. 已切除的环周病变标本碘染后环绕于注射器外

ESMTD-8.JPG
图 8. 已切除的环周病变标本碘染色后切开、展平

切除病变的平均长度为 4~8 cm(平均 6.1 cm),手术持续时间 69~169 分(平均 121 分),所有病变均达到整块切除 ,其中 6 例经病理证实为黏膜内癌,1 例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术中,2 例患者固有肌层的环形肌轻度受损,无需特殊处理。术中未发生出血或穿孔。

在 ESMTD 术后 1、3、6、12、18、24 个月进行随访。随访期间未发现肿瘤残余或复发,1 例患者经碘染及病理证实存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用氩离子电凝术治疗。所有患者在术后 1-3 月内均出现了食管狭窄,其中 2 例患者经放置可回收支架治疗,4 例应用球囊扩张治疗,1 例无需处理。1 例患者术后 2 月死于大面积脑梗死。

ESMTD 平均手术时间(121 min)显著短于常规 ESD 治疗环周病变(122-174 min)。研究者总结 ESMTD 较及常规 ESD 有如下优势:

1. ESMTD 术中有更清晰的视野,因其隧道内径更小,可有效减轻单隧道的塌陷;

2. ESMTD 更易识别黏膜下小动脉并电凝止血;

3. ESMTD 更易接近黏膜肌层并更彻底地切开黏膜下层,可减少肿瘤转移和原位复发的几率;

4. ESMTD 每一隧道的直径更小,更易与透明帽相合且透明帽更易顶起隧道间隔,并使得黏膜间隔的切开更快速且不会对固有肌层造成严重损伤;

5. 3 个隧道较 2 个或 4 个隧道更合适,所需时间更少、损伤更小。

综上,研究者总结指出,食管狭窄是 ESMTD 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在本病例系列中,经支架或球囊扩张治疗后可缓解。该研究初步证实了 ESMTD 在治疗食管环周型表浅肿瘤性病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然而此项新技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尚需进一步大型研究来证实。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罗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