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可能很快就会获得扫描显示巴雷特食管的新方法,巴雷特食管是由长期胃酸暴露引起的一种癌变前状态。麻省总医院(MGH) Wellman光医学中心的研究者发明了一种微型成像系统,可以附在胶囊中,大小跟多重维生素片剂相似,可用于食管壁的微观成像。与传统的内窥镜检查相比,这种系统有许多优势。
Wellman 中心和MGH 病理科医师Gary Tearney博士说“利用这一系统我们可以更方便地看到巴雷特食管,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的内窥镜医生和特殊的设备对患者进行镇静处理,”该研究在线发表于Nature Medicine,而Gary Tearney博士正是文章的通信作者。“通过显示食管的3维显微架构,可以揭示更多的细节,这样的精度甚至连高分辨率内窥镜检查都难以企及。”
这种可纳入胶囊中的微型系统的发明者为Tearney及其同事,系统涉及到光学频域成像(OFDI)技术——一种高速旋转的发射近红外激光并由感受器记录食管壁反射光并成像的技术。胶囊与成像仪表盘之间连接有细绳,以方便医生操作。患者吞下胶囊后,食管肌肉壁的正常收缩会使胶囊一路下沉。当胶囊到达胃口时,医生就可通过细绳收回胶囊。胶囊沿食管升降的过程中就可实现OFDI成像。
研究者在13例未作镇静处理的受试者中对该微型系统进行了测试,受试者包括6例已知巴雷特食管患者和7例健康志愿者。医师仅用了不到1分钟的时间就完成了对全部食管的成像,完成整个程序大约用了6分钟的时间,包括4个途径:两次下降和两次上升。而一次典型的内窥镜检查则需要患者在内窥镜检查台上安静地睡90分钟。OFDI系统完成的详细的显微成像可以揭示内窥镜检查不易察觉的皮下结构,可以清晰地分辨出意味着巴雷特食管病变的细胞特征。曾尝试过内窥镜检查的受试者说“自己经受了一次全新的体验。”
“产生的图像是我见过的最清晰的食管图像,”哈佛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授和MGH研究学者Tearney这样说,“开始时我们还担心体积这么小的胶囊可能会使我们丢失数据,但我们惊奇地看到,当胶囊被吞下后,它似乎被食管壁吸住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全部食管壁的显微影像。我们尝试过的其他方法都会压缩食管壁,因此得不到精确的3维图像。这一微型成像系统可以呈现给我们更多的管壁结构的细节图像,因此我们会得到更多的诊断信息。”
目前针对巴雷特食管诊断的指南推荐所有慢性频繁胃灼热的男性和胃食管返流疾病患者接受内窥镜检查。Wellman中心医生,MGH胃肠病研究者,文章的共同作者Norman Nishioka博士强调说:“这一廉价、低风险仪器适用于更大规模人群的筛查,可实现对巴雷特食管患者愈加紧密的监管,希望这些可以帮助我们预防食管癌的发生,或是在潜在可治愈的早期得到诊断,但我们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探索这一希望能否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