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自发性胃穿孔一例并文献复习

2012-11-07 15:49 来源:中国实用医刊 作者:潘 英 等
字体大小
- | +

患儿男,日龄1d,因“反应差并口吐白沫1d”入院。孕11,胎龄39周,胎膜早破38h,有宫内窘迫史,外院剖官产出生,出生体重3.15kg。羊水Ⅲ度粪染,量少,脐带绕颈2周,阿氏评分不详。入院后未曾留置胃管,曾进奶4060ml,每2小时1次。生后第4天突然出现明显腹胀,腹肌紧张;肠鸣音消失,急查立位腹平片示膈下游离气体,胃泡影形态特殊,诊断为消化道穿孔。予禁食、留置胃管、胃肠减压、静脉补液、甲硝唑及罗氏芬抗感染,急转小儿外科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内充满脓液,胃大弯有一7cm×4cm穿孔,周围黏膜颜色稍变黑,未见坏死。予沿穿孔部行全层间断缝合,再予浆肌层加固。术后转新生儿中心监护治疗。术后先后并发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低钾血症、不完全性肠梗阻,经积极诊治后痊愈出院。

讨论 新生儿胃穿孔在临床较少见,占小儿外科急诊的2%3%,常在生后2-5d发病,多由于先天性发育缺陷导致胃壁肌层薄弱或缺损,多发生于早产儿。也可继发于其他原发病或围生期因素如消化性溃疡、插胃管造成机械性损伤、窒息所致胃肠道黏膜缺血缺氧继发感染而发生溃疡穿孔、败血症、营养不良、十二指肠闭锁、肠旋转不良、用大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均可引起继发性胃穿孔。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胃壁环形肌发育较早,起始于食管下端,渐次向胃底、胃大弯发展。至胚胎第9周时,始出现斜形肌,随后出现纵行肌。在此发育过程中发生障碍,发育停顿,即可形成胃壁肌层缺损。出生前后窒息而致局部缺血,胃壁血运障碍,使黏膜肌层受损,或因生长抑素及胃泌素增高,胃动素下降,影响蠕动,使胃扩张,以及胃酸过度增高,或过早开奶均为发病诱因,继发胃内压升高导致破裂。我国有学者提出,新生儿胃穿孔与胃体的解剖和血管分布有关,并不一定是胃壁肌层发育不良。解剖上胃大弯达胃底处相对是一个血管盲区,其他部位有胃左、右动脉和胃网膜左、右动脉,当出生后胃突然充气、进奶时,尤其是合并有梗阻后,这一部位容易出现浆肌层撕裂。

荟萃分析171例新生儿胃穿孔,胃壁肌层发育不良者占83%,是新生儿胃穿孔的首要原因。本例患儿虽未行病理检查,但由于胃壁先天发育缺陷所致穿孔多为线性裂孔,消化性溃疡穿孔多为圆形,直径较小。推测本病例主要是胃壁肌层发育不良所致,围生期缺氧可能为诱因。

腹腔穿刺对本病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可放出大量高张气体,能减轻腹胀,改善呼吸,减少毒素吸收。可按30ml/kg缓慢抽吸,以防腹腔内压力迅速下降,加重休克,可留置导管持续吸引。

本病虽较少见,但病死率较高。虽有文献报道新生儿胃穿孔保守治疗成功,但一般认为,手术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一经确诊,立即胃肠减压、液体复苏、应用广谱抗生素,及时手术修补穿孔,术前准备争取在确诊后1-2h内完成。早期诊断及治疗,存活率可高达90%。国内文献报道,存活率37.5%90%。有学者报道191例手术患儿,存活115例,平均存活率60%27例起病12h内手术者,存活率81%8例起病12h后手术者存活率仅12.5%。死亡的首要原因是感染性休克,其次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多脏器功能衰竭、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编辑: tianyushe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