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培哲教授:不要将纤维化或肝硬化当成不可治疗的疾病

2012-06-05 15:57 来源:丁香园 作者:克林斯曼
字体大小
- | +

台大医学院临床医学研究所所长陈培哲教授

台大医学院临床医学研究所所长陈培哲教授
 

国际肝病:陈教授,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我想请教您几个问题,首先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进展的必经过程,请您谈谈目前在肝纤维化研究中有哪些重要方向?

陈培哲教授:目前肝纤维化研究的主要方向是纤维化是怎样发生的,即肝纤维化机制研究。目前所认识的主要机制是肝脏慢性炎症。慢性炎症会活化肝脏星状细胞,活化的星状细胞就会产生纤维化组织,这些物质逐渐增加会引起肝硬化,进而导致门脉高压、肝功能损伤,最终导致严重后果。目前肝纤维化的研究主要是探索哪些因子参与纤维化的发生,最近发现了一些新的细胞激素参与纤维化发生,从而为我们提供新的靶向治疗方法,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另一方面,肝纤维化有一个重要的观念,即纤维化是可以逆转的。过去的观点认为纤维化是不可逆转的,特别是肝硬化,除非进行肝移植。不过,现在已经改变这个看法,就是纤维化过程并不是不可逆转的,如果去除病因,纤维化是可以消停的。因此,从这个观点来看,我们未来的主要研究目标是逆转纤维化。我觉得这是一个重要的观点,不管是患者,还是医生,都不要将纤维化或肝硬化当成不可治疗的疾病。

国际肝病:我们刚才提到了现在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纤维化过程中分子机制的探索,我想知道这种探索将为我们临床带来的是诊断检测的分子指标还是靶向治疗的靶点?

陈培哲教授:通常我们研究的分子机制都会涉及到这两个方面。一个是治疗的靶点。如一些激素或生长因子,已经发展出一些药物,并进行了一定的初步临床研究。据我所知,现在有几个药厂已经研发出一些小分子药物。还有一些传统药物,虽然属于多靶向药物,但是值得我们去发展。不过,这些药物只是早期的临床试验,没有明确的成果。另外,对于你所问的,分子机制研究中会不会出现新的诊断标记,我觉得这也很重要。传统诊断纤维化的方法是肝穿刺活检,这对于患者和医生来说,压力巨大。相对而言,血清学标志物和超声波检查是非常好的方法。目前所研究的血清学标志物有很多种,但应用于临床的指标却很少,因此,需要我们进一步去寻找较好的标志物。另外一方面,关于物理性质的诊断,我们可以采用超声波或核磁共振去观察肝脏的硬度。目前来说,肝硬度的诊断是一个很好方法,但是还存在一些缺点,如肝脏炎症也会引起肝脏硬度增加,需要我们区分。总体而言,肝脏纤维化物理性质诊断是值得发展的,据我所知,日本已经通过应用物理指标诊断纤维化,而且已进入医疗保险。我觉得这是值得考虑的方向。但物理指标还存在一些缺点,需要我们慢慢去改进。

国际肝病:肝纤维化的预防与治疗相比较,我们是否可以认为预防疾病进展,即实现早期监测就能够大大减轻后续抗纤维化治疗所带来的负担?

陈培哲教授:这个观点是正确的。通常来说,疾病的预防重于治疗。因此,我们应该尽量避免纤维化的发生。肝脏产生纤维化的最重要原因是慢性肝炎,而慢性肝炎的病因主要为病毒性肝炎。如果慢性炎症早期、感染早期积极治疗或尽量避免感染乙肝/丙肝,那样大多数患者会治愈或控制。

国际肝病:所以,我们需要更好的早期监测疾病的工具或指标。

陈培哲教授:乙肝或丙肝的治疗只需要抽血化验就能得出,就积极治疗,这不成问题。但是对于非病毒性肝炎来说,如脂肪性肝炎或酒精性肝炎,我们很难消除疾病病因,进而会慢慢出现纤维化。这种纤维化很难预防,因此,需要较好的诊断指标或工具。如酒精性肝病,医生和患者都知道需要戒酒,但往往很难实现;而脂肪性肝炎,病因多样,早期预防更加困难。因此,对于非病毒性肝炎,更需要早期诊断、早期介入治疗。

编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