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腔镜技术的进步和医疗器械的改良,内镜手术已经开始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开腹手术。对于肝良恶性肿瘤,腔镜手术更具有挑战性。腹腔镜肝切除术因其术中可使用许多不同的手术方法和技巧而备受欢迎。不管是患者还是手术医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尽可能地减少术中损伤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使病人快速恢复。
近期,来自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的柏斗胜教授首次报道了一种改良的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并以此来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文章发表在 Surg Endosc 杂志上。
该团队回顾性分析了 2008 年 2 月至 2013 年 1 月在该科确诊为肝血管瘤的 28 例患者,其中 10 例施行改良的腹腔镜肝切除术,14 例施行传统的腹腔镜肝切除术。两组患者术前临床基线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手术均由同一组手术医生实施,以减少手术偏倚。
手术过程
相较于传统的腹腔镜肝切除术,改良的腹腔镜肝切除术创新地采用 5+1 孔法(图 1)。
图 1. 改良的腹腔镜肝切除术孔点设置
其中 F 孔用来预置自制的第一肝门阻断器(图 2)。
图 2. 预置的自制第一肝门阻断器
对于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术者仅夹闭肝左动脉和门静脉左分支以阻断左半肝血流,余肝血供正常(图 3)。
图 3. 肝左动脉和门静脉左分支已夹闭
在行规则性半肝切除时,若在解剖第一肝门时出现难以控制的出血,预置的自制的第一肝门阻断器可紧急行全肝入肝血流阻断。
在肝标本取出时,相较于传统的腹腔镜肝切除术,改良的腹腔镜肝切除术采用旋切器经操作孔切碎取出肝脏标本,从而避免扩大切口而切断腹壁肌肉,达到创伤最小化(图 4)。
图 4. 旋切器摘除肝血管瘤
取出的圆柱状肝脏组织见图 5。
图 5. 圆柱状肝血管瘤和术中使用的旋切器
结果
所有 10 例改良的腹腔镜肝切除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无显著围手术期并发症。传统的腹腔镜肝切除术常需要扩大一个操作孔以取出标本,而改良的腹腔镜肝切除术避免扩大切口或人工辅助切口,有效地降低了损伤。
改良的腹腔镜肝切除术的手术时间、肝海绵状血管瘤摘除时间、术后第一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离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传统的腹腔镜肝切除术。
综上所述,预置自制第一肝门阻断器的应用极大提高了腹腔镜肝切除术的成功率,旋切器的使用可以更好地取出肝脏标本,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疤痕小,值得在肝海绵状血管瘤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