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在性囊性胃炎(GCP)可能非真正的炎症,而是腺体局部变性的结果,也可能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一种亚型。该病属较罕见的良性病变,药物治疗基本无效,一般建议手术切除。患者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或仅有较轻的消化系统症状。目前该病病因尚未明确,近期 笔者临床工作中遇到 1 例,在此跟大家分享,希望能 为大家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些许帮助。
病例资料
患者 64 岁男性,因「食欲不振伴腹胀一月余」于 2015 年 7 月 6 日入院。一月前电子胃镜检查结果提示:全胃多发息肉。并于 6 月 27 日行内镜下胃多发息肉切除术,术中贲门下及胃底见隆起性病变,性质未定。查体,腹部体征未见明显异常。
血常规及血生化检查结果提示轻度贫血和轻度低蛋白血症,消化系统肿瘤标志物指标未见异常。7 月 8 日超声胃镜检查示:贲门下见一隆起性病灶,表面光滑,超声探头提示隆起处一低回声病灶(图 1),大小约 2.3 cm×2.0 cm,内部有分叶,起源于黏膜下层,内部无血管回声。活检钳探查病灶质地软,考虑贲门下隆起病变(平滑肌瘤可能)。
图 1. 左图为胃镜下病灶外观(箭头处),右图为病灶超声图像(箭头处)
7 月 9 日腹部 CT 平扫+增强(图 2)检查示:胃贲门下占位性病变。7 月 10 日患者在「全麻」下行「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幽门成形术」。术中探查结果:病灶位于贲门下,直径约 2.5 cm,质软,未侵及浆膜层,余腹腔脏器未见明显异常。
图 2. 术前上腹部 CT 所示病灶(箭头处)
病理检查
巨检:送检胃组织小弯长约 4.5 cm,大弯长约 11.0 cm;贲门下小弯侧见一黏膜皱襞消失区,稍隆起,面积约 3.0 cm×2.0 cm,隆起高度约 0.4 cm。
镜检:胃黏膜层变薄,腺体数目减少,腺上皮无明显异型性;黏膜及黏膜下层见大量呈囊性扩张的腺体,以幽门或十二指肠型腺体为主,少数为胃体型腺体,均分化良好;部分腺腔内可见黏液样分泌物;扩张腺体间可见纤维组织增生及血管扩张、充血,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淋巴滤泡形成,并见平滑肌包绕(图 3)。
病理诊断:深在性囊性胃炎。
图 3. 病理图片(HE 染色 10×10)
讨论
目前 对于深在性囊性胃炎是否属于癌前病变,尚有争论。早期有报道认为其与严重的慢性胃炎及浸润性胃癌有相关性。笔者结合平时工作体会,发现部分浸润性胃癌周围组织中亦能观察到此类病灶,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待大样本回顾性研究证实。
深在性囊性胃炎的病理学组织形态除一般性炎症改变外,特征性的病理改变为腺体周围通常有形态正常的黏膜固有层,不同程度扩张的腺体向黏膜深层及黏膜下浸润,腺体通常无明显异型性。由于上述组织学特点,病变位置通常较深,一般难以通过胃镜活检明确诊断。该患者超声内镜下见贲门下一隆起性病灶,由于病灶较深(起源黏膜下层),放弃活检。
综上,深在性囊性胃炎的组织学特点给临床诊断造成一定困难,且需与肥厚性胃病、Menetrier 病、Zollinger-Ellison 综合征等相鉴别。临床上遇到此类胃镜活检困难,并肿瘤标志物结果阴性,影像学检查亦无法排除肿瘤可能的病例,应当考虑是否存在深在性囊性胃炎,必要时行手术切除送病理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