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炎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脏脏疾病,以黄疸和肝损害为特征。目前,酒精性肝炎的治疗包括戒酒、营养支持、药物治疗和肝移植等,其中药物治疗中关于泼尼松和己酮可可碱治疗酒精性肝炎的临床研究众多,但是不同的研究其结果并不一致,有时甚至相反。
英国的Thursz等人进行了一项“酒精性肝炎的治疗:类固醇或己酮可可碱”的临床试验研究,旨在评估口服泼尼松或己酮可可碱28天是否能降低重症酒精性肝炎患者的短期和中期死亡率。该文发表在NEJM上。
该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双盲的2×2因素临床试验研究。其纳入标准包括:年龄≥18岁,临床诊断为酒精性肝炎,平均摄入酒精量男性≥80g/d、女性≥60g/d,总胆红素≥80umol/L(4.7mg/dL),Maddrey判别函数值≥32。
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双药组(泼尼松与己酮可可碱联合用药)、泼尼松组(泼尼松单药治疗及与己酮可可碱相匹配的安慰剂)、己酮可可碱组(己酮可可碱单药治疗及与泼尼松相匹配的安慰剂)及安慰剂组(泼尼松及己酮可可碱均不使用,只使用相匹配的两种安慰剂)。
所有患者药物治疗疗程均为28天。主要研究终点为28天死亡率。次级终点为90天和1年的死亡率或肝移植率。
该研究共纳入了1103例患者,其中1053例患者达主要研究终点。安慰剂组的28天死亡率为17%(45/269),泼尼松组为14%(38/266),己酮可可碱组为19%(50/258),双药组为13%(35/260)。
己酮可可碱治疗患者(双药组或己酮可可碱组)与无己酮可可碱治疗患者(安慰剂组或泼尼松组)的28天死亡优势比为1.07,泼尼松治疗患者(双药组或泼尼松组)与无泼尼松治疗患者(安慰剂或己酮可可碱组)的28天死亡优势比为0.72。
研究发现
1. 泼尼松和己酮可可碱两者间无明显的治疗相互作用。
2. 泼尼松治疗和己酮可可碱联合治疗,两者的90天和1年死亡率以及肝移植率无明显差异。
3. 虽然泼尼松治疗易导致感染,但是各组间感染所导致的死亡率相似。
4. 己酮可可碱治疗28天并不能提高酒精性肝炎患者的生存率。
5. 泼尼松治疗患者28天死亡率下降,但并无统计学差异,且90天和1年死亡率无明显改善。对预后相关的基线因素进行校正后,泼尼松治疗患者的28天死亡率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
6. 泼尼松40mg治疗28天或许可改善酒精性肝炎患者的短期死亡率,但对中期或长期预后并无明显作用。